近年来,为支持退役军人提升学历层次和职业技能,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退役军人继续教育新政策,通过制度创新、资源整合和服务优化,为退役军人搭建多元化成长平台,助力他们实现从军营到地方的角色转换,更好融入社会发展大局。
政策背景与核心目标
退役军人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他们在军营中锤炼的意志品质和组织纪律性,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人才资源,部分退役军人因服役期间专注国防事业,在知识结构、专业技能等方面存在短板,就业创业面临一定挑战,为此,新政策以“需求导向、精准施策、终身学习”为原则,旨在通过继续教育帮助退役军人弥补能力差距,增强社会竞争力,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和可持续发展。
主要政策内容与亮点
(一)学历提升支持政策
新政策明确退役军人参加学历继续教育可享受专项补贴,包括:
- 学费减免:对通过全国成人高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放大学等途径提升学历的退役军人,按最高不超过80%的标准给予学费补贴,每人每年补贴上限不超过6000元,补贴期限不超过3年。
- 入学优待:退役军人报考高职(专科)院校,可免于文化素质考试,由院校组织适应性职业技能测试或面试择优录取;报考普通本科或研究生,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二)职业技能培训强化
聚焦市场急需领域,政策构建了“技能培训+岗位推荐+创业扶持”的全链条服务:
- 培训项目清单化:围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数字经济等产业,发布《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目录(2025年版)》,涵盖人工智能、电子商务、养老护理等200余个紧缺工种,退役军人可自主选择免费或补贴培训项目。
- 证书衔接与学分互认: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可按规定抵免继续教育学分;对通过“1+X”证书制度(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的,给予额外奖励。
(三)教育资源与服务保障
- 专项计划支持:鼓励高校设立“退役军人继续教育学院”,单独招生计划不低于年度招生总数的2%;支持退役军人参加“退役军人高职扩招专项”,弹性学习年限可延长至6-8年。
- 学习方式创新:推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上课程向退役军人免费开放;建立退役军人学习档案,提供个性化学习规划和职业发展指导。
(四)就业创业扶持衔接
继续教育与就业创业政策深度融合,形成闭环支持:
- 培训合格即推荐:对完成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证书的退役军人,由人社部门优先推荐至合作企业就业,岗位匹配率不低于85%。
- 创业孵化支持:退役军人创办的企业可申请最高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符合条件的继续教育项目可纳入创业补贴范围。
政策实施成效
自新政策落地以来,全国已有超200万退役军人参与各类继续教育项目,就业率提升至92%以上,其中30%进入管理岗或技术岗,东部某省通过“退役军人数字技能培训计划”,帮助1.2万名退役军人掌握大数据分析、直播电商等技能,平均月薪较培训前增长40%。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退役军人申请继续教育学费补贴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解答: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① 依法退出现役,未享受过类似补贴;② 通过教育部认可的学历继续教育形式(如成人高考、自学考试等)就读;③ 在校期间无违纪记录,完成规定学业,申请需提供退伍证、录取通知书、学费缴纳凭证等材料,向当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提交申请。
问题2:职业技能培训是否可以跨区域报名?补贴如何发放?
解答:可以跨区域报名,但需在户籍地或安置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备案,培训补贴采取“先垫后补”或“直补机构”方式发放:选择“先垫后补”的,退役军人凭培训合格证书和发票申请报销;选择“直补机构”的,由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将补贴直接拨付给培训机构,个人无需垫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