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双语网

2025年集美区教育局入学政策最新调整有哪些?

集美区教育局入学政策是保障辖区内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重要规范性文件,政策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结合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人口变动趋势及城市发展需求,对入学条件、办理流程、特殊群体保障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旨在为每一位符合条件的儿童少年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

集美区教育局入学政策

入学政策适用范围与基本原则

集美区教育局入学政策适用于具有集美区户籍(含符合政策规定的港澳台籍、华侨、外籍儿童少年)及符合随迁子女入学条件的非集美区户籍适龄儿童少年,政策严格遵循“两个一致”(即适龄儿童少年与父亲(或母亲)的户籍一致,实际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一致)优先原则,同时统筹考虑学校布局、学位容量等因素,实行“阳光招生”,确保招生过程规范透明。

入学条件与分类细则

(一)本地户籍儿童少年入学

  1. 入学年龄:年满6周岁(8月31日前出生),未接受过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
  2. 入学条件
    • 儿童及其父亲(或母亲)户籍在集美区,且户籍与房产(或合法稳定住所)一致,房产用途为住宅(不含公寓、商铺等)。
    • 若户籍与房产不一致,以房产所在地为主要入学依据,统筹安排至有空余学位的学校。
    • 集体户籍儿童需提供实际居住证明(如房产证、租房合同等),由教育局统筹安排。

(二)随迁子女入学

非集美区户籍的随迁子女需同时满足“三证”要求:

  1. 居住证:父亲(或母亲)在集美区持有有效的《福建省居住证》,且在集美区连续居住满6个月(含)以上。
  2. 社保缴纳证明:父亲(或母亲)在厦门市连续缴纳社会保险满6个月(含)以上(补缴无效)。
  3. 劳动合同或营业执照:父亲(或母亲)在集美区合法务工(需提供劳动合同)或经商(需提供营业执照)。
    符合上述条件的随迁子女,由教育局根据学位情况统筹安排到公办学校或政府购买服务的民办学校。

(三)特殊群体入学

  1. 政策性照顾对象:包括军人子女、公安英烈和因公牺牲伤残公安子女、高层次人才子女等,按照国家及厦门市相关优惠政策优先安排入学。
  2. 残疾儿童少年: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可随班就读,需提供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中重度残疾儿童可安排至特殊教育学校就读。

入学流程与时间安排

集美区义务教育招生报名通常在每年5-6月进行,具体流程如下:

  1. 网上报名:家长通过“厦门市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系统”填写报名信息,上传相关证明材料(如户口本、房产证、居住证等)。
  2. 材料审核:教育局及学校对报名材料进行线上审核,必要时要求家长补充材料或现场核验。
  3. 学位安排:7月上旬,教育局根据户籍、房产、社保等情况进行学位统筹,公布录取结果。
  4. 注册确认:家长在规定时间内到学校办理注册手续,逾期未注册视为自动放弃学位。

以下是2025年集美区小学招生关键时间节点(供参考):

时间节点
5月10日-5月16日 网上报名信息填写
5月17日-5月21日 材料线上审核
6月10日-6月15日 补充材料提交及现场核验
7月5日-7月10日 学位安排及结果公布
7月15日前 学校注册确认

政策保障与监督机制

为确保政策落实,集美区教育局建立了完善的监督机制:

  1. 信息公开:通过教育局官网、官方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及时发布招生政策、学位信息、咨询电话等,接受社会监督。
  2. 咨询渠道:设立招生咨询电话(0592-XXXXXXX)及现场咨询点,为家长提供政策解读服务。
  3. 纪律要求:严禁学校组织任何形式的入学考试或变相选拔,严禁收取与招生挂钩的“赞助费”“捐资助学费”等,对违规行为严肃处理。

政策动态与温馨提示

  1. 学位预警:部分热门学区(如集美新城、灌口镇等)因人口流入较快,可能出现学位紧张情况,教育局将根据实际情况动态调整招生范围,建议家长提前关注学区划分变化。
  2. 材料真实性:家长需确保提交的材料真实有效,对伪造证件、提供虚假信息的行为,一经查实将取消入学资格并纳入诚信系统。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随迁子女“居住证”和“社保”的缴纳时间是否可以跨年计算?
解答:可以,随迁子女的“居住证”和“社保”缴纳时间需在报名前连续满6个月,例如报名时间为2025年5月,则居住证和社保缴纳时间需从2025年12月至2025年5月,中间不可中断,补缴部分无效。

问题2:房产为祖辈(祖父母/外祖父母)所有,儿童少年能否凭该房产入学?
解答:若儿童少年户籍与祖辈在同一户口本,且父母在厦门市无其他房产(需提供父母无房产证明),可凭祖辈房产申请入学,但优先级低于父母房产拥有者,若学区学位紧张,将由教育局统筹至周边有空余学位的学校。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