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安全教育说课稿
说教材
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即将步入小学的大班幼儿而言,培养其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显得尤为迫切,本次说课的主题是“安全小卫士”,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帮助幼儿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提升应对危险的能力,教材内容贴近幼儿生活,涵盖交通安全、防拐骗、防火安全等多个方面,符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目标要求。

说学情
大班幼儿(5-6岁)的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已有一定基础,能够理解简单的规则并主动遵守,但他们的安全意识仍较薄弱,对潜在危险缺乏预判能力,且自我保护技能不足,部分幼儿在过马路时容易追逐打闹,或轻信陌生人的话语,本次活动将通过情景模拟、游戏互动等形式,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学习安全知识,强化安全行为。
说活动目标
- 认知目标:了解常见的安全隐患,如红绿灯规则、陌生人危险、火灾逃生方法等。
- 技能目标:学会简单的自我保护技能,如拒绝陌生人的诱惑、正确拨打急救电话等。
- 情感目标:增强安全意识,培养遇事冷静、勇敢应对的品质。
说活动重难点
- 重点:掌握交通安全和防拐骗的基本常识。
- 难点:将安全知识转化为实际行为,如模拟火灾场景中的逃生动作。
说活动准备
- 物质准备:
- 多媒体课件(包含交通动画、防拐骗情景视频)。
- 安全标志卡片(红绿灯、禁止触摸等)。
- 情景道具(玩具电话、模拟烟雾瓶)。
-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过马路、与陌生人接触的生活经验。
说教法学法
-
教法:
- 情景教学法:通过模拟“马路过街”“陌生人敲门”等场景,让幼儿直观感受危险。
- 游戏法:设计“安全标志猜猜看”“角色扮演”等游戏,激发幼儿参与兴趣。
- 讨论法:引导幼儿分组讨论“遇到危险怎么办”,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
学法:
- 观察学习法:幼儿通过观看视频和演示,模仿安全行为。
- 合作学习法:分组完成任务,如合作绘制“家庭逃生路线图”。
说活动过程
(一)导入环节:情景激趣(5分钟)
播放动画片段“小猴过马路”,提问:“小猴做得对吗?为什么?”引导幼儿讨论交通规则,自然引出主题。
(二)基本活动:分主题学习(20分钟)
-
交通安全小课堂
- 展示红绿灯图片,教幼儿背诵“红灯停,绿灯行,黄灯亮了等一等”。
- 游戏“我是小司机”:设置简易马路场景,幼儿扮演司机和行人,实践交通规则。
-
防拐骗我知道
- 播放情景视频“陌生人给糖果”,提问:“如果是你,会怎么做?”
- 总结口诀:“陌生人,给东西,不拿不吃不跟走。”
-
火灾逃生演练
- 演示“弯腰捂鼻”逃生动作,幼儿分组练习。
- 绘制“家庭逃生路线图”,巩固记忆。
(三)巩固提升:安全知识大闯关(10分钟)
设置“安全知识问答”游戏,如“火警电话是多少?”“过马路能跑吗?”等,答对者颁发“安全小卫士”贴纸。
(四)结束环节:总结延伸(5分钟)
幼儿分享“今天学到的安全本领”,教师总结并布置家庭任务:与家长一起检查家中安全隐患。
说活动评价
- 过程性评价: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如是否能正确识别安全标志。
- 结果性评价:通过“安全知识小测试”检验幼儿掌握情况。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注重幼儿的主动参与,但部分幼儿在情景模拟中仍显紧张,未来可增加更多实物操作,如模拟拨打急救电话,以提升实践能力。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如何让大班幼儿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安全概念?
解答:可通过具象化教学实现,用“红绿灯”比喻停止与通行,用角色扮演让幼儿亲身体验“拒绝陌生人”的场景,结合儿歌、动画等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具体形象,帮助记忆。
问题2:如何在家庭中延续幼儿园的安全教育?
解答:家长可与幼儿共同完成“家庭安全任务”,如绘制逃生路线图、检查电器安全等,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契机(如过马路、购物时)随机教育,强化幼儿的安全行为习惯,形成家园共育的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