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双语网

2025年最新心脑血管病预防指南,这5点常识现在知道还不晚?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已成为中老年群体的“头号健康威胁”,心脑血管疾病并非不可预防,通过掌握科学的预防常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可有效降低发病风险,本文将从饮食、运动、生活习惯、基础疾病管理及定期体检五个方面,系统介绍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核心知识,为读者提供实用的健康指导。

预防心脑血管病常识

合理膳食:为心血管“减负”

饮食是影响心脑血管健康的关键因素,长期高盐、高脂、高糖饮食易导致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进而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心脑血管问题,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需从调整饮食结构入手:

  1. 低盐限钠: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5克以内(约一啤酒瓶盖),减少酱油、味精、咸菜等高钠食品摄入,避免腌制食品加工肉类。
  2. 低脂优脂:减少动物脂肪(如猪油、黄油)和反式脂肪(如油炸食品、植脂末)摄入,增加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如每周吃2-3次深海鱼(三文鱼、鲭鱼),适量食用坚果(核桃、杏仁)、橄榄油等。
  3. 高纤维饮食:多吃全谷物(燕麦、糙米)、新鲜蔬菜(每日500克以上)和低糖水果(苹果、蓝莓),减少精制米面和高糖饮料(奶茶、果汁)的摄入,有助于控制血脂和血糖。
  4. 控制总热量:避免暴饮暴食,保持健康体重,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5厘米,预防肥胖相关的心血管风险。

科学运动:增强心脏“活力”

规律运动是改善心血管功能、控制体重的有效手段,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结合每周2次力量训练(如深蹲、俯卧撑、哑铃)。

  • 推荐运动类型: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跳广场舞等,以运动时心率=(220-年龄)×60%~70%为宜,运动后微微出汗、呼吸加快但不影响说话为度。
  • 注意事项:避免清晨低温时段运动(尤其冬季),运动前充分热身,运动后逐渐降温;高血压患者需避免憋气、爆发力过大的运动(如举重),防止血压骤升引发意外。

远离恶习:减少血管“损伤”

吸烟、酗酒、熬夜等不良习惯会直接损害血管内皮,加速动脉硬化进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

  1. 严格戒烟: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导致血管痉挛、血压升高,并降低高密度脂蛋白(“好胆固醇”)水平,增加心梗、脑梗风险,戒烟1年,冠心病风险可降低50%;戒烟15年,风险接近非吸烟者。
  2. 限制饮酒:每日酒精摄入量男性<25克(啤酒750毫升、葡萄酒250毫升、白酒75毫升),女性<15克,避免空腹饮酒和酗酒,过量饮酒会导致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甚至引发“酒精性心肌病”。
  3. 规律作息: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长期熬夜(23点后入睡),睡眠不足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血压、血糖波动,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

控制基础疾病:守护血管“通畅”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三大“元凶”,需通过药物和生活方式干预严格控制指标:

  • 高血压:确诊后需长期服药,将血压控制在<140/90 mmHg(糖尿病、肾病患者建议<130/80 mmHg),避免擅自停药或减药。
  • 高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首要控制目标,根据心血管风险分层,一般人群<3.4 mmol/L,高风险人群<2.6 mmol/L,极高危人群<1.8 mmol/L。
  • 糖尿病:通过饮食、运动和药物控制空腹血糖<7.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7%,减少高血糖对血管的损害。

定期体检:早发现早干预

心脑血管疾病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定期体检是早期发现风险的关键,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1次体检,重点关注以下指标:
| 检查项目 | 正常值参考 | 异常意义 |
|--------------------|--------------------------------|----------------------------------|
| 血压 | <120/80 mmHg | 高血压增加心梗、脑梗风险 |
| 血脂四项 | LDL-C<3.4 mmol/L | 动脉硬化、冠心病风险升高 |
| 空腹血糖 | 3.9~6.1 mmol/L | 血糖异常提示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 |
| 颈动脉超声 | 内膜中层厚度<1.0 mm | 斑块形成提示动脉硬化 |
| 心电图 | 窦性心律,ST段无异常 | 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筛查 |

若出现头晕、胸闷、胸痛、心悸、一侧肢体麻木无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相关问答FAQs

Q1:年轻人也需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吗?
A1:需要,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呈现年轻化趋势,30~40岁人群发病率逐年上升,这与年轻人长期熬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吸烟酗酒等密切相关,建议从20岁起养成健康习惯,定期体检,尤其有高血压、高血脂家族史的人群需提前关注心血管健康。

Q2:冬季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发作?
A2:冬季气温低,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易引发心梗、脑梗,需注意:①注意保暖,尤其头部、颈部和四肢,避免清晨低温外出;②晨起喝杯温水,降低血液黏稠度;③避免过饱、过饱或剧烈运动,饭后散步30分钟为宜;④严格遵医嘱服药,不随意调整降压药、降脂药剂量;⑤出现胸痛、呼吸困难、肢体麻木等症状立即拨打120,黄金救治时间内(心梗6小时内、脑梗4.5小时内)送医。

通过以上综合干预,可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守护心脏和大脑健康,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最经济、最有效的“良药”。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