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安全教育消防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近年来,茂名市高度重视消防安全教育,通过多元化宣传、常态化演练、精准化监管等措施,全面提升市民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为建设平安茂名筑牢坚实防线。

强化宣传引导,筑牢思想防线
消防安全,教育先行,茂名市以“全民消防、生命至上”为主题,构建了“线上+线下”立体化宣传网络,线上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定期推送消防安全知识、典型火灾案例警示和逃生自救技巧;线下通过社区宣传栏、校园安全教育课、企业培训讲座等形式,将消防知识送到群众身边,针对老人、儿童、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茂名市消防部门联合社区、学校开展“敲门行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如何排查家庭火灾隐患等实用技能,每年“119消防宣传月”期间,茂名市还会举办消防体验日、疏散逃生演练等活动,让市民在实践中掌握消防技能,真正实现“教育一个群众,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
深化隐患排查,压实安全责任
为从源头上防范火灾风险,茂名市建立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群众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机制,消防联合应急、住建、公安等部门,定期开展“拉网式”火灾隐患排查整治行动,重点整治人员密集场所、出租屋、“三合一”场所(住宿与生产、仓储、经营使用合用场所)的消防安全隐患,对排查出的隐患,建立台账、明确责任、限期整改,形成“排查-整改-复查-销号”的闭环管理,茂名市推动企业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要求单位定期开展消防安全自查,加强员工岗前消防培训,确保消防设施完好有效、疏散通道畅通无阻,通过责任到人、层层落实,切实筑牢消防安全“防火墙”。
提升应急能力,建强救援队伍
“平时多练兵,战时少流血”,茂名市不断加强消防救援队伍专业化建设,配备各类先进消防车辆和装备器材,提升灭火救援实战能力,全市消防救援站实行24小时执勤战备制度,确保一旦发生火灾,能够快速响应、高效处置,茂名市大力发展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和微型消防站,构建了“城市分钟级、乡镇10分钟、农村15分钟”的消防救援圈,在重点单位、社区推广“智慧消防”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电气线路、消防设施等运行状态,实现火灾隐患早发现、早预警,定期组织跨区域、多部门联合演练,模拟高层建筑火灾、化工企业泄漏等复杂灾情,检验各部门协同作战能力,提升应急处置效率。
聚焦重点领域,破解消防难题
针对茂名作为工业城市和人口大市的特点,消防工作重点聚焦工业园区、大型商业综合体、老旧小区等关键领域,在工业园区,推广“安全管家”服务,为企业提供消防安全风险评估和整改建议;在大型商业综合体,落实“户籍化”管理,定期开展消防演练和疏散通道检查;在老旧小区,推动安装智能烟感报警器、充电桩火灾自动断电装置等设施,解决电气火灾、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等突出问题,通过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有效破解了消防管理中的难点、堵点问题。
茂名市常见火灾隐患及整改措施表
| 隐患类型 | 常见场景 | 整改措施 |
|---|---|---|
| 电气线路老化 | 老旧小区、出租屋 | 更换老化线路,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
| 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 | 小区楼道、停车棚 | 设置集中充电设施,加强巡查和宣传 |
| 消防通道堵塞 | 人员密集场所、居民楼 | 清理障碍物,划设禁停标识,纳入物业考核 |
| 消防设施损坏 | 商场、写字楼 | 定期检查维护,及时更换过期或损坏设备 |
相关问答FAQs
Q1:家庭中应配备哪些消防器材?如何正确使用?
A1:家庭建议配备灭火器、消防水带、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应急手电筒和逃生面罩,灭火器使用方法为“提、拔、握、压”:提起灭火器,拔掉保险销,握住喷管对准火焰根部,压下把手左右扫射;感烟报警器应安装在卧室、客厅等关键位置,电池需每年更换;逃生面罩使用前需拔掉前后两个塞子,拔掉头带,完全罩住口鼻,沿内壁导向逃生。
Q2:发现初期火灾时,应该如何正确处置?
A2:发现初期火灾时,保持冷静是关键,首先大声呼救,提醒周边人员疏散;判断火势大小,若为小火(如垃圾桶、灶台起火),可使用灭火器或自来水扑救;若火势较大或涉及电器、油类等,切勿自行扑救,应立即撤离并拨打119报警,撤离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姿沿疏散通道逃生,切勿乘坐电梯,撤离后到安全地带集合,清点人数并配合消防救援。
通过持续深化消防安全教育和管理,茂名市正逐步构建起全民参与的消防安全治理格局,让“消防安全无小事”的理念深入人心,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