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双语网

暑假安全教育安排了?家长孩子最该注意这3点!

筑牢青少年安全防线

暑假是孩子们放松身心、增长见识的黄金时期,但同时也是安全事故的高发期,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统计,每年暑假期间,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较平日上升30%以上,为保障孩子们度过一个平安、健康的假期,家庭、学校和社会需协同开展安全教育,重点覆盖防溺水、交通安全、居家安全、网络安全及户外活动安全等领域,让安全意识成为孩子们的“假期必修课”。

安排暑假安全教育

防溺水安全:生命教育的重中之重

夏季炎热,玩水成为孩子们的首选活动,但溺水风险也随之增加,教育部门数据显示,溺水已成为我国14岁以下儿童意外死亡的首要原因,家长需明确“六不准”原则: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社区和学校可组织“防溺水体验课”,通过VR模拟溺水场景、救生衣穿戴教学等方式,让孩子直观感受危险,家长应选择正规游泳场所,全程陪同,并教会孩子基本的自救方法,如保持冷静、大声呼救、尝试仰漂等。

交通安全:文明出行,规避风险

暑假期间,孩子们外出频率增加,交通事故风险上升,据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数据,每年7-8月,未成年人交通事故占比达全年总量的25%,家长需引导孩子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走斑马线,不闯红灯,不横穿马路;乘坐公共交通时待车辆停稳后上下车,不将头手伸出窗外;未满12周岁不得骑自行车上路,未满16周岁不得骑电动自行车。

家长应以身作则,杜绝酒驾、超速等行为,为孩子树立榜样,学校可通过“小手拉大手”活动,让学生带动家长共同遵守交通规则,形成“家校共治”的安全氛围。

居家安全:细节处守护成长

居家看似安全,实则隐患重重,厨房火灾、电器漏电、高空坠落等事故时有发生,家长需定期检查家中安全隐患:安装防护栏,防止孩子攀爬窗户;将刀具、药品、清洁剂等物品放置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教育孩子不玩火、不随意触碰电源插座,使用电器后及时拔插头。

针对低龄儿童,可采用“安全标识教学法”,在危险区域张贴“禁止触摸”“小心烫伤”等图文标识,通过视觉提醒强化安全意识,家长应教会孩子紧急求助电话,如110(报警)、119(火警)、120(急救),并确保孩子熟记家庭住址和父母联系方式。

网络安全:虚拟世界的“安全导航”

随着互联网普及,青少年沉迷网络、遭遇网络诈骗、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日益突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已达1.8亿,其中32%的孩子曾遭遇网络欺凌,21%曾点击过不明链接,家长需引导孩子健康用网:控制上网时间,每天不超过2小时;不随意透露个人及家庭信息;不与陌生网友见面,如需见面需征得家长同意并在公共场所进行。

学校可开设网络安全课程,通过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孩子识别网络谣言、诈骗链接和不良信息,家长也应关注孩子的网络行为,安装绿色上网软件,过滤不良内容,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户外活动安全:快乐与安全同行

暑假期间,露营、徒步、旅行等户外活动备受欢迎,但需警惕自然环境中的潜在风险,家长应提前规划行程,选择正规景区,避免前往未开发区域;关注天气预报,遇暴雨、雷电等极端天气及时躲避;准备急救包,携带创可贴、消毒棉、防蚊虫药品等物品。

在参与体育活动时,孩子需做好热身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受伤,骑行、滑板等运动时,务必佩戴头盔、护膝等护具,家长应教育孩子不随意采摘野果、触碰野生植物,防止中毒或过敏。

暑假安全知识速查表

安全类别 注意事项
防溺水安全 六不准原则、自救方法 选择正规场所,家长全程陪同
交通安全 遵守交规、佩戴安全装备 未满12周岁不骑自行车上路
居家安全 防火、防电、防坠落 危险物品妥善保管
网络安全 保护个人信息、识别网络风险 控制上网时间,拒绝不良信息
户外活动 关注天气、准备急救用品 避免前往未开发区域

相关问答FAQs

Q1:暑假独自在家时,孩子应该如何应对陌生人敲门?
A1:教育孩子通过猫眼观察,若不认识陌生人,坚决不开门,可假装家中有人,大声说:“爸爸妈妈在忙,有什么事可以留张纸条。”若陌生人纠缠,立即拨打家长电话或110报警,家长应与孩子约定“安全暗号”,确认亲友身份后方可开门。

Q2:孩子沉迷网络游戏,家长应该如何引导?
A2:家长需与孩子共同制定“上网公约”,明确每日上网时长和 permissible 内容,通过转移注意力,如鼓励孩子参与户外运动、阅读、兴趣班等,减少对网络的依赖,家长应以身作则,避免在孩子面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营造健康的家庭氛围。

暑假安全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常态化的教育、细致化的管理和人性化的引导,我们能为孩子们编织一张坚实的安全网,让他们在阳光下健康成长,收获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