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即将来临,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各类生产经营活动和群众出行、旅游、聚会等活动将大幅增加,安全风险也随之上升,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特此开展五一假期安全教育工作,本次安全教育旨在提高全民安全意识,普及安全知识,明确安全责任,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度过一个平安、祥和、欢乐的假期。

交通安全:文明出行,平安相伴
五一假期是出行高峰,交通安全风险不容忽视,无论是自驾出行还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都应严格遵守交通法规,杜绝酒后驾驶、疲劳驾驶、超速行驶等违法行为,自驾出行前,需对车辆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刹车、轮胎、灯光、油液等关键部位,确保车辆处于良好状态,行驶过程中,应关注实时路况,合理规划路线,避开拥堵路段和危险区域,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选择正规运营车辆,切勿乘坐超员车、非法营运车辆,行人过马路应走斑马线或过街设施,遵守交通信号灯,不闯红灯、不横穿马路,确保自身安全。
五一假期交通安全风险提示表
| 风险类型 | 具体表现 | 防范措施 |
|----------|----------|----------|
| 自驾风险 | 车辆故障、疲劳驾驶、路况不熟 | 出行前检查车辆,合理安排休息,提前规划路线 |
| 公共交通 | 超员、车辆延误、携带违禁品 | 选择正规车辆,关注班次信息,遵守乘车规定 |
| 行人风险 | 闯红灯、横穿马路、注意力分散 | 走斑马线,观察路况,避免低头看手机 |
消防安全:防患于未然,守护家园
假期期间,用火用电用气量增加,火灾风险显著提升,家庭消防安全应做到“三清三关”:清走道、清阳台、清厨房,关电源、关火源、关气源,使用燃气时,应保持通风良好,使用后及时关闭阀门,定期检查燃气管道和灶具是否存在泄漏,家用电器使用前应检查线路是否老化、插座是否超负荷,避免长时间通电,外出旅游或离家时,务必关闭家中电源和火源,拔掉插头,进入商场、酒店等公共场所时,应注意观察消防通道和灭火器材的位置,熟悉疏散路线,遇到火灾时保持冷静,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逃生。
旅游安全:文明旅游,安全第一
五一假期是旅游旺季,游客应选择正规旅行社和景区,签订正规旅游合同,购买旅游意外险,出行前,了解目的地的天气、交通、风俗等信息,做好充分准备,游览景区时,遵守景区规定,不擅自进入未开放区域,不到危险地段拍照或逗留,参与登山、涉水等高风险项目时,应评估自身身体状况,听从工作人员指导,穿戴好防护装备,注意饮食卫生,选择正规餐饮场所,避免食用生冷、不洁食物,防止食物中毒,保管好个人财物,贵重物品随身携带,提高防盗意识。
生产安全:落实责任,防范事故
节假日期间,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应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管理,建筑施工、危化品、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领域,应开展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整改问题,节假日期间值班值守人员应坚守岗位,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遇突发情况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企业员工应提高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劳动纪律和操作规程,杜绝“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行为,确保生产安全。
网络安全:警惕诈骗,保护隐私
假期期间,网络购物、在线娱乐等活动增多,网络安全风险也随之增加,应提高警惕,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下载非官方软件,避免个人信息泄露,网络购物时,选择正规平台,使用安全支付方式,警惕虚假促销和诈骗陷阱,社交媒体上不随意发布个人行程、家庭住址等敏感信息,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如遭遇网络诈骗,应立即保存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
健康安全:注意防护,保障健康
春季是传染病高发季节,假期期间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常通风,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饮食应规律,注意荤素搭配,暴饮暴食易引发肠胃疾病,户外活动时,注意防晒防暑,及时补充水分,如出现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带病出行,特殊人群(如老人、儿童、孕妇)应做好健康防护,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活动,避免过度劳累。
FAQs
问:五一假期自驾出行时,如果遇到车辆故障或交通事故,应该如何处理?
答:应立即开启危险报警闪光灯,在车辆后方规定距离(高速公路150米以上,普通道路50-100米)放置三角警示牌,车上人员应迅速撤离至安全地带,避免留在车内或行车道上,拨打报警电话(122)和救援电话(12122或保险公司电话),说明事故发生地点、情况和人员伤亡信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可对事故现场进行拍照取证,保留证据,切勿自行协商处理或快速撤离现场,以免造成二次事故或责任纠纷。
问:五一假期旅游时,如果遇到景区人流过多、拥挤踩踏的风险,应该如何防范和自救?
答:防范方面,应尽量选择错峰出行,避开高峰时段和热门景点,进入景区后,留意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位置,跟随人流有序行进,不逆行、不推搡,如感到人流拥挤,应尽量靠边行走,避免进入人群密集的核心区域,自救方面,若不慎陷入拥挤人群,应保持冷静,双脚站稳,身体重心降低,双手交叉护在胸前,给自己留出呼吸空间,若不慎摔倒,应立即蜷缩身体,双手抱头,尽力保护头部和胸部等重要部位,并设法向墙角等安全区域移动,大声呼救,寻求周围人员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