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双语网

2025年最新幼儿用电安全教育,家长必看这5个防触电要点!

幼儿安全教育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中用电安全教育更是重中之重,由于幼儿好奇心强、安全意识薄弱,对电的危险性缺乏认知,容易因触摸电器、玩弄插座等行为引发触电事故,通过科学、系统的用电安全教育,帮助幼儿建立安全用电意识,掌握基本防护技能,对保障幼儿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幼儿安全教育《用电》

幼儿用电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幼儿期是儿童行为习惯和安全意识形成的关键阶段,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意外伤害是全球0-14岁儿童死亡的首要原因,而触电事故在其中占有一定比例,在我国,每年因儿童触电导致的伤亡事件也时有发生,幼儿对电的认知往往停留在“会发光”“会转动”等表面现象,无法理解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机制,他们可能会将手指插入插座孔、用湿手触碰电器、拉扯电线等,这些行为都极易引发触电风险,部分家长对用电安全的重视不足,家中电器摆放不当、插座保护措施缺失等问题,进一步增加了幼儿接触危险电源的可能性,开展幼儿用电安全教育,既是保护儿童生命安全的现实需要,也是培养其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途径。

幼儿用电安全教育的核心内容

幼儿用电安全教育应遵循“简单易懂、贴近生活、实践为主”的原则,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认识电的危险性

通过直观的方式让幼儿感知电的危险性,通过图片、视频展示触电事故的后果(如电器短路冒烟、人员受伤等),或用“电像老虎会咬人”等比喻,让幼儿明白电虽然有用,但如果不注意就会造成伤害,引导幼儿观察家中的危险区域,如插座、电器、开关等,告知这些地方不能随意触碰。

掌握基本安全用电规则

针对幼儿的日常行为,制定简单易记的安全规则。

  • 不随意触碰电器:告诉幼儿电视、冰箱、洗衣机等电器只有在家长允许和陪伴下才能使用,不能独自操作。
  • 不玩弄插座和电线:强调插座孔是“小嘴巴”,不能用手或金属物品(如筷子、铁钉)插入;电线像“小尾巴”,不能拉扯、缠绕或用牙咬。
  • 不湿手碰电器:通过实验演示(如用湿毛巾接触模拟电源),让幼儿理解水会导电,洗手、洗澡后手未干时不能触碰开关和电器。
  • 远离掉落的电线:发现地上有电线时,应立即告诉家长,不能自行捡拾或靠近。

学习应急处理方法

当发生用电安全事故时,幼儿需掌握基本的应对措施。

  • 发现触电立即呼救:若看到有人触电,不能直接用手拉拽,应大声呼喊“爸爸妈妈,有人被电到了!”,并请家长切断电源或用干燥的木棍、塑料棒挑开电线。
  • 学会切断电源:在家长指导下,认识总开关位置,紧急情况下可尝试关闭电源(需确保幼儿能安全操作,避免误触)。

幼儿用电安全教育的实施方法

游戏化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幼儿对游戏的接受度更高,可将用电安全知识融入游戏中,设计“安全用电小卫士”角色扮演游戏,让幼儿通过模拟“检查插座”“提醒妈妈湿手不碰电器”等场景,巩固安全知识;或制作安全用电拼图、卡片,通过配对、分类游戏,帮助幼儿识别危险行为和安全行为。

生活化渗透,强化行为习惯

将安全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家长在给幼儿讲解电器使用时,同步说明注意事项;在插座安装保护盖、电线固定等安全改造时,让幼儿参与并了解原因;通过绘本、儿歌(如“插座有电别乱摸,开关按钮不乱按”)等形式,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安全意识。

家园共育,形成教育合力

幼儿园应定期开展用电安全主题活动,如邀请电力部门工作人员进行讲座、组织安全用电绘画比赛等;通过家长会、宣传手册等方式,指导家长做好家庭用电安全防护,确保教育的一致性和持续性。

不同年龄段幼儿用电安全教育的侧重点

年龄段 教育侧重点
3-4岁(小班) 认识危险,建立初步意识 识别插座、电器等危险物品;知道“不能摸”“不能碰”的基本规则。
4-5岁(中班) 掌握简单规则,学习求助 理解“湿手不碰电器”;发现危险会呼喊家长;不拉扯电线。
5-6岁(大班) 强化安全行为,学习应急方法 记住安全用电儿歌;了解触电后如何呼救和切断电源;检查家中安全隐患。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幼儿在家中不小心触电,家长应如何紧急处理?
解答:若幼儿触电,家长需保持冷静,立即采取以下措施:① 迅速切断电源(关闭总开关或拔掉插头),若无法及时断电,用干燥的木棍、塑料棒等绝缘物将幼儿与电源分开,避免直接用手拉拽,防止自身触电;② 检查幼儿呼吸和心跳,若出现昏迷、呼吸停止等情况,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进行心肺复苏;③ 轻度触电(如手指麻木)也需及时就医,检查是否有内部损伤,事后,家长需安抚幼儿情绪,并再次强调用电安全知识,避免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问题2:如何通过绘本对幼儿进行用电安全教育?
解答: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的安全用电绘本,如《小兔子玩电记》《插座上的小秘密》等,这些绘本通常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可爱的形象,将“不能摸插座”“湿手不碰电器”等安全知识融入情节中,家长在阅读时,可结合绘本内容提问:“小兔子为什么会受伤?”“如果是你,会怎么做?”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加深对安全知识的理解,阅读后可组织幼儿复述故事或绘制安全用电图画,进一步巩固学习效果。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