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双语网

石家庄2025中考政策啥时候出?最新消息有变动吗?

石家庄市教育局中考政策是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升入高中阶段学校的重要指导性文件,旨在规范招生行为、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政策内容涵盖报名条件、考试科目、成绩构成、招生录取、综合素质评价等多个方面,为初中毕业生提供了清晰、公平的升学路径。

石家庄市教育局中考政策

报名条件与对象

中考报名对象主要为具有石家庄市户籍或符合随迁子女政策的应届初中毕业生,以及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往届初中毕业生,报名需在规定时间内通过“石家庄市中考服务平台”进行,提交身份证明、学籍证明、户籍证明等材料,随迁子女需满足父母一方合法稳定就业和居住等条件,方可享受与本地户籍考生同等的报名资格。

考试科目与分值设置

石家庄市中考实行“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招生模式,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测试)、理科综合(物理、化学)、文科综合(道德与法治、历史)以及体育与健康,各科目分值如下:语文120分、数学120分、外语120分(听力部分占30分)、理科综合120分(物理70分、化学50分)、文科综合120分(道德与法治60分、历史60分)、体育与健康50分,总满分为730分,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技能考试以等级形式呈现,作为高中阶段学校录取的参考依据。

成绩构成与使用方式

中考成绩由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成绩两部分组成,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以原始分和等级分两种形式呈现,其中语文、数学、外语、理科综合、文科综合采用原始分计入总分,体育与健康采用现场测试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计分,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维度,以等级形式(A、B、C、D)呈现,作为高中阶段学校录取的重要参考,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分配比例不低于招生总计划的80%,并向农村初中和薄弱初中倾斜,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招生录取政策

石家庄市中考招生录取工作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实行“统一报名、统一考试、统一评卷、统一录取”的模式,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包括公办普通高中、民办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等类型,公办普通高中招生计划由市教育局根据学校办学规模、师资力量等因素核定,民办普通高中招生计划纳入全市统一管理,录取批次分为提前批、第一批、第二批等,按照考生志愿和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普通高中学校不得录取无中考成绩的学生,不得超计划招生,不得违规招收借读生。

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

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由初中学校组织实施,评价过程坚持客观性、公正性和发展性原则,思想品德维度重点考察学生的道德行为规范和社会责任感;学业水平维度关注学生各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情况;身心健康维度评估学生体质健康和心理健康状况;艺术素养维度考察学生对艺术课程的掌握和审美能力;社会实践维度记录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研学旅行等活动的情况,评价结果经学生确认、学校公示后存入学生档案,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特殊群体保障政策

为保障特殊群体平等受教育权利,石家庄市教育局对符合条件的残疾考生、烈士子女、现役军人子女等实行加分照顾政策,加分项目及分值严格按照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执行,残疾考生可申请合理便利,如延长考试时间、提供大字号试卷等,农村初中和薄弱初中学生在招生录取中享受定向招生计划,提高其升入优质高中的机会,市教育局建立中考违规违纪处理机制,对弄虚作假、违规招生的学校和人员严肃追责,确保招生环境风清气正。

政策动态与咨询服务

石家庄市教育局每年通过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等渠道发布中考政策解读、招生计划、录取进度等信息,考生和家长可通过“石家庄市中考服务平台”查询成绩、志愿填报及录取结果,市教育局设立中考咨询服务热线,为考生提供政策咨询、投诉举报等服务,确保招生工作透明、高效。

FAQs

问:随迁子女在石家庄市参加中考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答:随迁子女在石家庄市参加中考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①父亲或母亲持有效的《河北省居住证》,且在石家庄市合法稳定就业(需提供劳动合同或营业执照等证明);②父亲或母亲在石家庄市有合法稳定住所(需提供房产证或租房合同等证明);③考生具有石家庄市初中学校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可在报名时提交相关材料,经审核通过后享受与本地户籍考生同等的升学机会。

问:中考体育考试项目有哪些?如何计分?
答:石家庄市中考体育考试项目包括必考项和选考项,必考项为长跑(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分值为20分;选考项包括立定跳远、一分钟跳绳、足球运球绕杆、篮球运球绕杆等,考生可从中任选一项,分值为20分,过程性评价占10分,主要包括学生平时体育课出勤率、体质健康测试成绩等,体育考试总分为50分,计入中考总分,考试过程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确保公平公正。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