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教育厅对幼儿园政策近年来持续优化,旨在推动学前教育普惠优质发展,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政策内容涵盖办园标准、师资建设、保教质量、安全管理等多个维度,通过系统性措施回应社会对“幼有所育”的期待,为幼儿健康成长提供坚实保障。

明确办园标准,规范办园行为
广西教育厅严格遵循国家《幼儿园工作规程》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广西壮族自治区幼儿园办园基本标准》,对幼儿园的办园条件、班额设置、设施设备等作出明确规定,要求城镇幼儿园每班幼儿人数不超过30人,农村幼儿园不超过25人;幼儿园需配备活动室、睡眠室、卫生间、保健室等功能室,户外活动场地人均面积不低于2平方米,强化分类管理,将幼儿园分为公办园、普惠性民办园和民办园三类,通过财政补贴、税费减免等政策支持普惠性园所发展,力争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以上,有效缓解“入园难”“入园贵”问题。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专业素养
师资质量是学前教育发展的核心,广西教育厅通过“引、育、留”三措并举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在“引”的方面,鼓励师范院校增设学前教育专业,扩大定向培养规模,每年培养不少于3000名幼儿教师;在“育”的方面,实施“幼儿园教师能力提升计划”,开展全员培训和专项研修,2025年培训教师超2万人次,内容涵盖幼儿心理、游戏教学、特殊儿童教育等领域;在“留”的方面,建立公办园教师编制动态调整机制,保障教师工资待遇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水平,民办园教师最低工资标准不低于当地城镇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的1.5倍,推行“县管校聘”改革,推动教师合理流动,确保城乡师资均衡配置。
聚焦保教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政策强调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杜绝“小学化”倾向,广西教育厅要求幼儿园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科学制定保教计划,创设丰富区角环境,支持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在语言领域推广“早期阅读计划”,每个园所配备不少于200册绘本;在艺术领域开展“广西民族特色美育活动”,将壮锦、绣球、山歌等本土文化融入课程,建立幼儿园质量评估体系,通过“办园行为督导评估”“保教质量监测”等方式,对幼儿园的保教过程、幼儿发展水平进行动态跟踪,评估结果与园所评优评先、财政支持直接挂钩。
强化安全管理,筑牢校园防线
安全是学前教育工作的底线,广西教育厅出台《广西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明确安全责任体系,要求园长为安全第一责任人,建立“人防+技防+物防”三位一体防护网络,具体措施包括:配备专职保安人员,安装一键报警系统和视频监控;每学期开展不少于2次消防、防踩踏、防溺水等应急演练;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落实传染病防控措施;加强对食品采购、储存、加工全流程监管,确保幼儿饮食安全,联合公安、卫健等部门开展幼儿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排查整改安全隐患,为幼儿营造安全成长环境。
推动城乡协同,促进教育公平
针对城乡学前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广西教育厅实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创建工程,重点支持农村地区和脱贫县幼儿园建设,通过“改扩建”“增设分园”“小学附设幼儿园转型”等方式,新增农村公办园学位5万个;推行“城乡幼儿园结对帮扶”机制,优质园所与薄弱园共享课程资源、开展教师跟岗学习;在边境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推进“双语幼儿园”建设,配备懂民族语言的教师,保障少数民族幼儿受教育权益,这些举措有效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让更多农村幼儿享受优质学前教育。
广西学前教育发展核心指标(2025年)
| 指标类别 | 目标值/完成情况 | |
|---|---|---|
| 普惠性覆盖率 | 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 | 2%(完成) |
| 公办园在园占比 | 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 | 6%(完成) |
| 师资学历达标率 | 专科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 | 3%(完成) |
| 生均经费标准 | 公办园年生均财政拨款标准 | 不低于600元(完成) |
| 安全事故发生率 | 幼儿园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率 | 0(持续保持) |
相关问答FAQs
Q1:广西如何解决民办幼儿园收费高的问题?
A:广西通过“限价+补贴”双管齐下控制民办园收费,对普惠性民办园实行最高收费标准备案管理,要求保育教育费月收费不超过当地公办园的2倍;对普惠性民办园给予每生每年不低于200元的财政补贴,降低其运营成本,同时鼓励园所通过优化管理、压缩非必要开支减轻家长经济负担。
Q2:家长如何判断幼儿园是否符合政策要求?
A:家长可通过“一看二问三查”判断:一看园所是否悬挂《办学许可证》《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等证照,班额是否超标准;二问园长保教理念和收费标准,是否公示收费项目和政府补贴信息;三查安全设施(如监控、消防器材)和卫生条件,要求园所提供近期的卫生评价和食品安全检测报告,可通过“广西教育厅官网”查询幼儿园的办园等级评估结果和黑名单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