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安全教育是提升官兵安全意识、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的重要举措,是确保部队战斗力生成和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基础工程,当前,随着军事训练向实战化深入推进、新装备新领域不断拓展,部队安全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必须以系统性思维、常态化机制、精细化措施,织密安全防护网,筑牢部队战斗力建设的“安全屏障”。

强化思想认识,筑牢安全理念根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抓好安全教育首先要从思想根源入手,各级党委支部要始终把安全工作摆在战略位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科学发展”理念,坚决克服“重训练轻安全”“重硬件轻管理”等错误倾向,通过党委议训议安全、专题教育、警示案例分析等形式,引导官兵深刻认识“安全无小事、责任大于天”,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要求内化为思想自觉、外化为行动自觉,要结合新时代官兵特点,创新教育方式,运用VR模拟事故现场、短视频微课、情景剧表演等官兵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安全教育入脑入心,杜绝“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
聚焦重点领域,排查整治安全隐患
部队安全涵盖作战训练、日常管理、保密防间、后勤保障等各个领域,必须紧盯关键环节、薄弱部位,实施精准防控。
作战训练安全是重中之重,要严格落实训练规程,对高风险课目必须制定专项安全预案,配备专业保护器材,干部骨干全程跟训督导,坚决杜绝盲目蛮干、急于求成,针对新列装装备,要同步开展操作规程和安全防护培训,确保官兵“懂性能、会操作、能排险”。
日常管理安全要注重细节,从查铺查哨、车辆派遣、用电用火等小事抓起,规范“四个秩序”,消除管理盲区,特别是士官队伍、单身干部等重点人员,要落实常态化谈心谈话制度,及时掌握思想动态,化解心理压力。
保密防间安全要常抓不懈,加强涉密载体、网络终端、会议场所等全流程监管,定期组织保密检查,对手机使用、网络交友等行为划出“红线”,严防失泄密问题发生。
健全制度机制,压实安全责任链条
安全工作的核心在于责任落实,要构建“党委统揽、主官主责、部门协同、官兵参与”的责任体系,将安全责任细化到岗、落实到人,严格执行安全形势分析制度,每月召开安全例会,查找问题隐患,制定整改措施;每季度组织安全风险评估,对重点单位、重点部位进行“过筛式”检查,建立安全奖惩机制,对安全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对失职渎职导致事故的严肃追责,形成“人人有责、层层负责、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要完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升官兵对突发情况的快速反应和妥善处置能力,确保一旦发生安全问题能够“拉得出、用得上、处置好”。
培育安全文化,营造全员参与氛围
安全文化是部队安全建设的软实力,通过设立“安全岗”“安全哨”、开展“安全标兵”评选、组织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营造“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时时想安全、处处要安全”的浓厚氛围,发挥官兵主体作用,鼓励大家主动查找身边隐患、提出安全建议,形成“安全隐患大家找、安全措施大家定、安全效果大家评”的良好局面,注重人文关怀,关注官兵身心健康,定期组织心理疏导和健康体检,缓解训练和工作压力,从源头上减少因心理问题引发的安全事故。
部队安全教育重点领域防控措施表
| 重点领域 | 主要风险点 | 防控措施 |
|---|---|---|
| 作战训练安全 | 高风险课目操作不当、装备故障 | 严格落实训练规程,配备专业保护器材,干部全程跟训,定期组织装备检修维护 |
| 日常管理安全 | 车辆派遣不规范、用电用火隐患 | 规范车辆派遣审批流程,定期检查电路线路,禁止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落实查铺查哨制度 |
| 保密防间安全 | 涉密载体管理不当、网络违规使用 | 加强涉密载体全流程监管,定期组织保密教育,严禁在非涉密网络处理涉密信息,规范手机使用 |
| 后勤保障安全 | 食品卫生不达标、营区消防隐患 | 严格执行食品采购、存储、加工标准,定期检查消防设施,保持消防通道畅通,组织消防演练 |
相关问答FAQs
Q1:如何有效提升新兵的安全意识?
A1:针对新兵刚入营、安全意识薄弱的特点,可采取“三步走”策略:一是开展“入伍第一课”安全教育,通过老兵讲安全故事、观看事故警示片等形式,强化安全认知;二是组织新兵学习《部队安全管理条例》《日常行为规范》等法规制度,明确安全底线;三是实施“以老带新”帮带机制,由经验丰富的班长骨干一对一传授安全常识和应急处置技能,帮助新兵快速适应部队安全要求。
Q2:面对季节性安全风险(如夏季高温、冬季严寒),部队应如何做好预防工作?
A2:季节性安全风险需提前部署、精准应对,夏季高温时,要合理调整训练时间,避开正午高温时段,准备防暑降温药品和饮用水,组织官兵学习中暑急救知识;冬季严寒时,重点做好防滑、防冻、防煤气中毒工作,对车辆、装备进行低温启动检查,营区及时清理积雪,检查取暖设备安全,确保官兵在极端天气下的人身安全和装备完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