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气候干燥,温差逐渐增大,人体容易出现口干舌燥、皮肤干燥、疲劳乏力等“秋燥”症状,此时调整饮食结构,注重秋季养生,不仅能增强免疫力,还能为迎接冬季做好准备,以下从饮食原则、推荐食材及禁忌三个方面,为大家介绍秋季养生的饮食要点。

秋季饮食养生核心原则
秋季养生饮食应遵循“滋阴润燥、酸甘化阴、均衡营养”的原则,中医认为,肺与秋气相应,燥邪易伤肺,饮食宜以“润”为主,多吃滋阴润肺、生津止渴的食物,同时减少辛辣、燥热之品,避免耗伤津液,秋季宜“收神”,饮食宜清淡,避免过饱过腻,以顺应“秋收”之气。
秋季推荐食材及养生搭配
滋阴润燥类:缓解秋燥不适
- 梨:生吃清热化痰,熟吃滋阴润肺,推荐搭配银耳、冰糖煮成“银耳雪梨羹”,或川贝炖梨,适合干咳无痰者。
- 银耳:“平民燕窝”,富含胶质,润肺生津,可煮银耳莲子羹,搭配枸杞、红枣,养颜又安神。
- 蜂蜜:润肠通便、润肺止咳,晨起空腹温水冲服,或搭配柚子茶、柠檬水,缓解秋燥引起的便秘。
益气生津类:增强免疫力
- 山药:健脾益胃、补肺固肾,可蒸食、煮粥,或与排骨同炖,适合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者。
- 莲子:养心益肾、补脾止泻,煮莲子百合粥,搭配桂圆,改善秋季失眠、心烦症状。
- 南瓜:富含β-胡萝卜素,健脾养胃,蒸食、煮粥或做成南瓜盅,搭配小米,养胃暖身。
酸甘化阴类:生津止渴
- 葡萄:滋阴补气、强筋骨,适量食用可缓解疲劳,建议连皮籽一起榨汁,保留花青素。
- 石榴:生津止渴、收敛止泻,榨汁或直接食用,适合口干舌燥、大便溏薄者。
- 柠檬:富含维生素C,生津化痰,泡水饮用时加少量蜂蜜,润喉效果更佳。
健脾养胃类:调理脾胃功能
- 小米:健脾和胃、滋阴养血,煮小米粥时加入南瓜、红薯,暖胃又营养。
- 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与枸杞、菊花泡茶,适合长期用眼、气血不足者。
- 红薯:补中和血、益气生津,蒸食或烤制,替代部分主食,促进肠道蠕动。
秋季饮食禁忌
- 忌辛辣刺激:辣椒、花椒、生姜等燥热食物易助火伤津,加重秋燥症状,建议减少食用。
- 忌过食生冷:秋季脾胃功能减弱,生冷瓜果、冰饮易导致腹泻,需适量食用。
- 忌暴饮暴食:秋季食欲渐增,但过量进食会增加脾胃负担,引发消化不良,建议“七八分饱”。
秋季养生食材速查表
| 类别 | 推荐食材 | 养生搭配建议 |
|---|---|---|
| 滋阴润燥 | 梨、银耳、蜂蜜、百合 | 银耳雪梨羹、川贝炖梨、蜂蜜柚子茶 |
| 益气生津 | 山药、莲子、南瓜、红枣 | 山药排骨汤、莲子百合粥、小米南瓜粥 |
| 酸甘化阴 | 葡萄、石榴、柠檬、山楂 | 葡萄汁、石榴酸奶、柠檬蜂蜜水 |
| 健脾养胃 | 小米、红薯、芡实、白扁豆 | 小米红枣粥、烤红薯、芡实薏米茶 |
相关问答FAQs
Q1:秋季吃“贴秋膘”一定要大鱼大肉吗?
A1:并非如此。“贴秋膘”应根据自身体质调整,过度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反而会增加肠胃负担,对于脾胃虚弱者,可选择鸭肉、鱼肉等平凉性肉类,搭配山药、莲子等健脾食材,以清补为主;对于体质偏瘦、易疲劳者,可适当增加牛肉、羊肉等温补肉类,但需避免油炸、红烧等烹饪方式。
Q2:秋季容易上火,还能吃姜吗?
A2:秋季宜“少食姜”,尤其是老姜,生姜性温,过量食用易助火伤阴,加重口干、咽痛等上火症状,若因贪凉导致脾胃不适,可少量食用嫩姜(如姜茶),但需避免晚上食用,体质偏热、易上火者建议用梨、白萝卜等凉性食材替代生姜的调理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