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安全教育平台作为提升学生安全素养、构建平安校园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通过系统化、常态化的教育模式,为全市中小学及幼儿园学生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平台整合了优质教育资源,结合地域特点与学生成长需求,形成了覆盖预防溺水、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心理健康、防欺凌、防诈骗等多维度的安全教育体系,成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关键纽带。

平台功能模块:构建全方位安全教育网络
兰州市安全教育平台以“课程学习+技能训练+应急演练”为核心,设计了多层次功能模块。课程中心按学段分类,提供动画、微课、VR实景等沉浸式学习资源,例如针对低年级学生的《马路不是游乐场》情景动画,通过生动案例讲解交通规则;高年级则开设《校园欺凌的识别与应对》专题课程,培养自我保护意识。技能训练模块通过模拟场景互动,如火灾逃生路线规划、心肺复苏操作演示,帮助学生掌握实用技能。应急演练板块定期组织线上防震、防踩踏演练,配合线下实践,提升师生应急处置能力,平台还设有安全数据看板,实时监测学校安全教育覆盖率、学生参与率及知识掌握情况,为教育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地域特色实践:贴合兰州实际的安全教育
针对兰州市地处黄河沿岸、多地形地貌的特点,平台强化了地域性安全内容设计,在防溺水教育中,结合黄河沿岸、水库塘坝等风险点,制作《黄河边的安全警示》专题片,提醒学生远离危险水域;冬季则重点开展一氧化碳中毒防范、冰雪路面交通安全教育,通过本地真实案例增强警示效果,平台联动公安、消防、医疗等部门,开发《兰州地铁安全出行指南》《地震避险兰州版》等特色课程,邀请一线专业人员录制讲解视频,使安全教育更贴近生活实际。
家校社协同:形成育人合力
平台打破校园边界,构建“学校主导、家庭参与、社会支持”的协同机制。家长端同步开放安全教育课程,要求家长与孩子共同学习《家庭安全隐患排查》《网络安全监护》等课程,并通过“安全作业”功能反馈学习成果,学校定期通过平台推送《致家长的一封信》,针对节假日、季节性风险点(如暑期防溺水、冬季防火)发出提醒,社会层面,平台与兰州市应急管理局、红十字会等单位合作,组织“安全知识进校园”活动,邀请专家开展线下讲座,同时开放线上直播,扩大教育覆盖面,2025年联合开展的“消防逃生体验日”活动,吸引了全市200余所学校参与,累计观看量超10万人次。
教育成效与未来展望
自推广以来,兰州市安全教育平台已实现全市中小学、幼儿园100%覆盖,学生年均学习时长超20小时,安全知识知晓率提升至95%以上,通过平台数据监测,校园安全事故发生率逐年下降,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显著增强,平台计划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开发个性化学习路径,根据学生行为数据推送定制化安全课程;同时增设“心理健康测评”模块,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实现早干预、早疏导,持续完善“大安全”教育生态。
相关问答FAQs
Q1:兰州市安全教育平台如何保障学生个人信息安全?
A1:平台严格遵循《个人信息保护法》,采用数据加密存储、权限分级管理等技术手段,学生信息仅用于教育场景,绝不对外泄露,与学校及家长签订隐私协议,明确数据使用范围,确保信息安全可控。
Q2:家长如何通过平台参与孩子的安全教育?
A2:家长可通过微信小程序或电脑端登录平台,绑定学生账号后,在“家长中心”查看课程计划,与孩子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参与“安全知识闯关”等互动活动,并通过“家校互动”模块向老师反馈学习情况,形成家校共育闭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