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务员考试申论科目中,“小作文”作为重要的题型之一,常以应用文形式出现,考查考生的实际写作能力与问题解决思维,这类题目通常要求考生根据给定材料,完成特定场景下的文书撰写,如倡议书、宣传稿、调研报告提纲等,既需要紧扣材料核心,又要体现格式规范与语言表达,以下从题型分类、写作要点、范文解析三方面展开,帮助考生系统掌握省考小作文的应试技巧。

题型分类与核心特征
省考小作文题型多样,但根据考查重点可归纳为三类,每类均有其独特特征:
宣传倡导类
如倡议书、宣传稿、公开信等,旨在传递理念、凝聚共识或引导行为,核心要求是“感染力+号召力”,需结合材料中的问题或价值点,用通俗化、情感化的语言激发读者共鸣。
总结汇报类
如工作总结、情况汇报、调研报告提纲等,侧重客观呈现事实、分析问题并提出对策,需注重“逻辑性+条理性”,通过数据、案例支撑观点,结构清晰,避免主观臆断。
沟通协调类
如建议书、回复函、倡议书(针对特定群体),旨在解决具体矛盾或推动工作落实,需体现“针对性+可行性”,明确沟通对象,语言得体,提出的措施需贴合实际。
写作通用结构与技巧
无论何种题型,小作文均需遵循“审题—立意—谋篇—表达”的逻辑,具体可拆解为以下步骤:
审题:明确“身份、对象、目的”
- 身份定位:材料中是否明确写作身份(如“某单位工作人员”“社区志愿者”)?身份决定语言风格(政府公文需正式严谨,基层宣传可亲切活泼)。
- 对象明确:写给谁看?(如“市民群众”“上级部门”“企业负责人”)对象不同,内容侧重各异(对群众需通俗易懂,对上级需突出数据与成效)。
- 目的导向:希望读者看完后做什么?(如“参与垃圾分类”“支持政策实施”“反馈问题”)所有内容需围绕目的展开,避免偏离主题。
立意:紧扣材料,提炼核心观点
小作文的“观点”隐藏在材料中,需通过关键词、高频句、问题总结等提炼,若材料强调“基层治理中居民参与不足”,立意可定为“构建多元协同机制,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谋篇:搭建框架,规范格式
应用文格式是得分关键,需牢记“标题+称谓+正文+落款”的基本结构: 简洁明了,点明主题(如“关于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倡议书”)。
- 称谓:顶格写,后加冒号(如“广大市民朋友们:”)。 分点阐述,逻辑清晰(常用“背景—问题—措施—呼吁”结构)。
- 落款:右下角写发文单位/个人及日期(如“XX社区居委会 2025年X月X日”)。
表达:语言精准,避免“套路化”
- 客观陈述:汇报类文书需用数据、案例说话,减少抒情语句。
- 口语化表达:宣传类文书可适当使用“让我们共同”“您是否注意到”等拉近距离的表述。
- 对策具体:避免“加强领导”“完善制度”等空话,可结合材料细节提出“每周六开展社区清洁活动”“设立垃圾分类积分兑换机制”等可操作措施。
范文示例与解析
以下以“宣传倡导类”中的“倡议书”为例,结合材料背景(某市老龄化严重,社区养老服务不足)展开:
关于构建“老年友好型社区”的倡议书
广大市民朋友们:
当前,我市60岁以上人口占比已达18.6%,老龄化进程加速,“养老难”成为家庭与社会的共同关切,为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我们特发出如下倡议:
凝聚共识,共建“孝亲敬老”社区文化
家庭是养老的第一阵地,社区是养老的重要支撑,我们倡议子女常回家看看,多陪伴父母聊天散步;邻里之间互助守望,主动帮助独居老人买菜取药,社区可通过“最美家庭”评选、敬老故事分享会等活动,营造“尊老、敬老、爱老”的浓厚氛围。
科技赋能,打造“智慧养老”服务体系
针对老年人行动不便、信息闭塞等问题,我们倡议社区引入智能设备:为高龄老人安装一键呼叫按钮,建立15分钟应急响应圈;开设“手机助老”培训班,教老年人使用健康码、线上挂号等便民服务;整合辖区医疗机构资源,每月开展“健康义诊+慢性病管理”活动。
多元参与,激活“社会协同”养老动能
养老不是“独角戏”,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共同发力,我们倡议企业开发适老化产品(如防滑鞋、助行器),社区引入第三方养老服务机构提供助餐、助浴服务;鼓励低龄健康老人组建“银龄志愿者”队伍,参与社区治理与文化活动,实现“老有所为”。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让我们携手行动,从点滴做起,共同构建一个充满温度、更具活力的老年友好型社区!
XX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2025年10月
写作误区提醒
- 格式缺失:忘记写称谓、落款,或标题不规范,直接扣3-5分。
- 脱离材料:自行编造案例或对策,未结合材料中的问题与数据,导致内容“空泛”。
- 语言口语化:在正式文书中使用“我觉得”“差不多”等模糊表述,影响专业性。
相关问答FAQs
Q1:小作文需要写多少字?超出字数会扣分吗?
A:省考小作文通常要求300-500字,具体以考试要求为准,若超出50字以内一般不扣分,但过多冗余内容可能被视为“重点不突出”,建议控制在要求字数的±10%范围内,确保核心内容突出。
Q2:小作文的“对策”需要多详细?是否要结合材料中的具体案例?
A:对策需“具体可行”,避免空话,例如材料提到“社区缺乏活动场地”,对策可写“利用闲置空地改造‘老年活动角’,配备棋牌、健身器材等设施”,若材料中有成功案例(如“某社区通过居民议事会解决停车难”),可简要引用,体现“结合材料”的答题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