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改革发展战略,推动县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龙江县教育局近日出台一系列新政策,涵盖基础教育提质、教师队伍建设、校园安全管理等多个维度,旨在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促进优质均衡发展
新政策明确以“提质增效”为核心,重点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通过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施“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三年内完成全县12所乡镇学校标准化建设,更新教学仪器设备,改善办学条件,推行“集团化办学”模式,以县城优质学校为龙头,组建3个教育集团,通过师资共享、课程共建、统一管理,缩小城乡、校际差距,政策要求全面落实“双减”政策,严控作业总量和考试次数,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引入非遗传承、科普实践等特色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育人能力
针对教师队伍结构不优、专业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新政策提出“人才强教”战略,加大教师招聘力度,2025年计划招聘师范类毕业生200名,重点向农村学校倾斜;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实施“名师工程”,设立专项基金培养50名县级学科带头人和100名骨干教师,每年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培训不少于200人次,提高教师待遇,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和班主任津贴,建立教师职称评聘“绿色通道”,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
筑牢校园安全防线,保障健康成长
校园安全是教育发展的底线,新政策要求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全面落实“一岗双责”,建立“校长负责、部门联动、家校协同”的安全管理机制,重点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推行“明厨亮灶”工程,实现食材采购、加工全过程可追溯;定期开展消防、防溺水、交通安全等应急演练,每学期不少于2次;投入300万元升级校园安防系统,实现监控全覆盖、一键报警装置全配备,政策还强调心理健康教育,每校至少配备1名专职心理教师,建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守护学生身心健康。
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赋能智慧教学
为适应教育现代化发展需求,龙江县教育局启动“智慧教育”建设,计划投入500万元,建设县域教育云平台,整合优质数字资源,实现城乡学校资源共享,在全县中小学推广“智慧课堂”应用,配备交互式电子白板、平板电脑等设备,探索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加强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2025年实现全体教师数字素养达标率100%,以科技赋能教育创新。
政策实施保障措施
为确保政策落地见效,龙江县教育局建立“三项保障机制”:一是组织保障,成立由局长任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调度会;二是资金保障,统筹财政资金1.2亿元,支持重点项目实施;三是督导保障,将政策落实情况纳入学校年度考核,对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责。
相关问答FAQs
Q1:新政策中提到的“集团化办学”具体如何运作?
A1:集团化办学以“名校+薄弱校”“城区+乡镇校”为组合模式,由龙头学校输出管理经验、课程资源和师资力量,成员校在保持独立法人资格的基础上,统一教学计划、教研活动和评价标准,龙江县第一中学教育集团将组织骨干教师到成员校支教,开展联合教研活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共享。
Q2:政策如何保障农村学校师资力量?
A2:针对农村学校,政策实施三项倾斜措施:一是招聘时放宽学历要求,优先录用本地户籍考生;二是设立农村教师专项津贴,根据偏远程度每月发放500-1500元补贴;三是职称评聘时,要求农村教师任教满3年可优先晋升,并在论文、课题等方面适当降低要求,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