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双语网

四川2025义务教育政策有哪些新变化?家长必看!

四川省义务教育政策作为推动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在政策体系完善、资源均衡配置、教育改革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以下从政策背景、核心内容、实施成效及未来方向等方面进行系统阐述。

四川省义务教育政策

政策背景与目标

四川省作为西部教育大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数量庞大,区域、城乡、校际间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曾是制约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为贯彻落实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战略,四川省先后出台《四川省“十四五”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规划》《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明确提出“到2027年,全省60%以上县(市、区)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目标,着力构建“保基本、促公平、提质量”的义务教育发展新格局。

核心政策内容

(一)经费保障机制

四川省建立了“各级政府共担、稳定增长”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2025年全省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基准标准为:普通小学每年生均650元,初中850元,并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给予50%-100%的倾斜补助,通过“全面改薄”“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等项目,累计投入超300亿元改善办学条件,2025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达标率达98.7%。

(二)师资队伍建设

针对师资力量不均衡问题,四川省实施“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推动教师在城乡、校际间合理流动,2025年,全省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交流轮岗比例达12.3%,农村学校本科以上学历教师占比提升至76.5%,设立“省级乡村教师专项补贴”,月均标准不低于400元,并建设教师周转房5.2万套,解决农村教师住房难题。

(三)教育公平推进

  1. 招生改革:全面推行“公民同招”和“阳光招生”,严禁掐尖招生,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2025年,全省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达92.6%,较2025年提升8.2个百分点。
  2. 特殊群体保障:建立“控辍保学”动态监测机制,对脱贫家庭、残疾儿童等群体落实“一人一案”帮扶,2025年全省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6.5%,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9.2%。

(四)“双减”政策落地

四川省通过“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双管齐下推动“双减”落地,一是严控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二是建立“白名单”制度,全省压减校外培训机构87.3%,保留机构全部纳入资金监管平台。

(五)教育质量提升

推进“新课程改革”和“‘双减’背景下的课堂提质”行动,开发省级义务教育优质课程资源库,共享优质课例超10万节,实施“校长领航工程”和“教师能力提升计划”,2025年培训义务教育校长、教师20万人次,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提升。

政策实施成效

经过多年努力,四川省义务教育发展呈现“普及水平更高、资源配置更优、教育质量更稳”的良好态势,截至2025年:

  • 均衡发展:全省96个县(市、区)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国家督导评估,占比达78.7%;
  • 信息化建设: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多媒体教室配备率达100%,95%的学校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
  • 学生素质: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显示,四川省四年级、八年级学生数学、语文、科学学科平均分连续三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方向

尽管成效显著,但四川省义务教育仍面临优质资源供给不足、县域内校际差距较大、“双减”背景下课后服务质量有待提升等问题,四川省将从三方面发力:

  1. 深化优质均衡:加快推进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推动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组建教育集团,实现资源共享;
  2. 强化数字赋能:建设“智慧教育平台”,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弥合城乡数字鸿沟;
  3. 完善评价体系:建立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教育质量评价机制,破除“唯分数”倾向。

四川省义务教育政策关键指标一览表(2025年)

指标名称 数据 同比增长(较2025年)
义务教育巩固率 5% +2.3个百分点
随迁子女公办学校就读率 6% +8.2个百分点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本科以上学历占比 3% +9.5个百分点
多媒体教室配备率 100% +5.2个百分点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四川省如何保障农村地区义务教育教师的待遇?
解答:四川省通过“省级财政统筹+地方配套”的方式,全面落实农村教师工资待遇政策,确保工资收入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水平,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计划”,按艰苦边远程度分档发放补贴(月均400-1200元),并在职称评聘、培训机会等方面向农村教师倾斜,2025年全省农村教师岗位吸引力较2025年提升35%。

问题2:“双减”政策下,四川省如何提升学校课后服务质量?
解答:四川省推行“5+2”课后服务模式(每周5天、每天至少2小时),要求学校提供“基础+拓展”服务,基础服务包括作业辅导和答疑,拓展服务则涵盖科普、文体、艺术等特色课程,鼓励学校引入非遗传承人、退休教师等社会力量参与,2025年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覆盖率达100%,学生参与率89.7%,家长满意度达92.3%。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