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市始终将安全教育作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通过系统化、常态化的教育实践,全面提升市民的安全素养和应急处置能力,近年来,嘉峪关市围绕“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构建了覆盖校园、社区、企业、等多领域、多层次的安全教育体系,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防线。

安全教育体系化建设
嘉峪关市注重顶层设计,将安全教育纳入城市治理总体规划,教育部门联合应急、消防、交通等部门,制定《嘉峪关市安全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明确“理论+实践”“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在学校,安全教育课程从幼儿园覆盖至高中,每学期不少于8课时,内容涵盖防溺水、防火灾、防欺凌、交通安全等主题;在企业,推行“三级安全教育”制度,新员工入职必须接受公司、车间、班组三级安全培训,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在社区,通过“安全宣传月”“应急演练日”等活动,普及用气用电安全、地震逃生等知识,累计开展活动200余场,覆盖群众超10万人次。
多元化教育形式提升实效
为增强安全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嘉峪关市不断创新教育载体,利用“嘉峪关应急”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制作《安全小课堂》《应急科普动画》等系列内容,累计播放量超500万次;建设市级安全体验馆,配备VR安全模拟、消防灭火演练等互动设备,让市民在沉浸式体验中掌握技能,针对老年人、儿童等特殊群体,开展“安全知识进家庭”活动,发放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和便民安全卡,累计发放资料5万余份。
重点领域安全防控强化
嘉峪关市聚焦安全生产、交通安全、校园安全等重点领域,精准施策,在安全生产方面,对危化品、建筑施工等高危行业开展“拉网式”排查,建立隐患整改台账,整改率达98%;在交通安全方面,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通过电子监控和路面劝导,摩托车头盔佩戴率提升至85%;在校园安全方面,完善“人防+技防”防控体系,全市中小学配备一键报警装置和专职保安,定期开展防恐防暴演练,保障学生上下学安全。
安全教育成效显著
通过持续努力,嘉峪关市安全形势持续向好,2025年,全市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同比下降15%,火灾事故起数同比下降20%,学生安全事故零发生,市民安全意识显著提升,主动参与应急演练、举报安全隐患的积极性明显增强,形成了“人人讲安全、事事为安全、时时想安全、处处要安全”的良好氛围。
安全教育知识普及表
| 教育领域 | 实施方式 | |
|---|---|---|
| 校园安全 | 防溺水、防欺凌、地震逃生 | 课程教学、应急演练、主题班会 |
| 企业安全 | 操作规程、隐患排查、应急处置 | 三级培训、技能考核、应急演练 |
| 社区安全 | 用电用气安全、消防安全、急救知识 | 宣传讲座、体验馆互动、发放资料 |
相关问答FAQs
问:嘉峪关市如何提升老年人居家安全意识?
答:针对老年人群体,嘉峪关市联合社区、医疗机构开展“银龄安全守护行动”,通过上门讲解安全知识、发放防跌倒、防诈骗手册,组织“安全知识讲座”普及居家用药、用电安全,推广智能烟感报警器、紧急呼叫按钮等设备,降低老年人居家风险。
问:学生遇到校园欺凌时应如何正确应对?
答:嘉峪关市各学校通过主题班会、心理辅导课程教育学生:①保持冷静,不激怒对方,尽量拖延时间;②及时向老师、家长或 trusted 成年人求助;③保留聊天记录、受伤照片等证据;④拨打校园欺凌举报电话或通过匿名信箱反映情况,学校同时建立心理干预机制,对受害者进行疏导,对施暴者进行批评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