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家中老人突然发病,能否在第一时间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直接关系到其生命安全与后续康复,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退化,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问题等突发状况风险较高,掌握基本的急救常识不仅是守护家人的“必修课”,更是社会责任的体现,以下从常见突发状况、急救步骤、注意事项及预防措施等方面,系统梳理老人突发病急救的核心知识。

常见突发状况与识别
老年人突发疾病以心脑血管意外、呼吸道梗阻、跌倒损伤、低血糖最为常见,准确识别症状是急救的前提。
-
心脑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脑卒中)
典型症状包括:突发胸痛、胸闷,疼痛可放射至左肩、背部;一侧肢体麻木、无力,嘴角歪斜,言语不清或失语;视物模糊、眩晕、剧烈头痛,伴呕吐等,若出现上述症状,需高度警惕,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
呼吸道梗阻
多因进食呛咳、痰液堵塞引发,老人会表现为突然呛咳、呼吸困难、面色发绀,无法说话或咳嗽,严重时意识丧失。 -
跌倒与损伤
老年人骨质疏松,跌倒后易引发骨折、颅内出血,需观察是否有局部畸形、剧烈疼痛、无法活动,或出现意识障碍、呕吐等症状。 -
低血糖
常见于糖尿病患者用药不当或进食过少,症状包括头晕、乏力、冷汗、心慌、手抖,严重者可昏迷。
分步急救措施
针对不同突发状况,需采取差异化的急救步骤,核心原则是“保持冷静、确保安全、及时呼救”。
(一)心脑血管疾病急救
- 立即呼救:拨打120时,清晰说明老人年龄、症状、具体地址,并保持电话畅通。
- 保持体位:让老人平卧,头部略抬高,解开衣领、领带,保持呼吸道通畅,若呼吸困难,可取半卧位。
- 禁止随意用药:切勿随意给老人服用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 密切观察:监测意识、呼吸和脉搏,若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立即实施心肺复苏(CPR)。
(二)呼吸道梗阻急救
- 识别梗阻程度:鼓励老人用力咳嗽,若无法咳嗽、说话或呼吸,提示完全梗阻。
- 腹部冲击法(海姆立克法):
- 站在老人身后,双臂环抱其腰部,一手握拳,拇指侧抵住上腹部(肚脐上方两横指);
- 另一手抓住握拳手,快速向内、向上冲击,直到异物排出或老人失去反应。
- 失去反应:立即平放老人,开始CPR,并持续至急救人员到达。
(三)跌倒与损伤急救
- 不急于扶起:先询问老人感受,检查是否有明显外伤、肢体畸形或剧烈疼痛。
- 局部处理:若有开放性伤口,用干净纱布压迫止血;若有疑似骨折,不要随意搬动,可就地取材(如木板、硬纸板)固定肢体。
- 意识障碍:若老人昏迷或意识模糊,将其置于稳定侧卧位,防止误吸,并立即呼救。
(四)低血糖急救
- 意识清醒:立即给老人补充糖分,如饮用糖水、果汁,或食用糖果、饼干,15分钟后症状若未缓解重复补充。
- 意识不清:切勿喂食,防止误吸,应立即拨打120,并监测生命体征。
急救注意事项
- 避免盲目处置:不要随意搬动老人(除非处于危险环境),不要给昏迷者喂水或药物。
- 心理安抚:保持镇定,用温和的语言安抚老人情绪,避免其因紧张加重病情。
- 记录病情变化:简要记录发病时间、症状、采取的措施,为医生提供参考。
预防措施
突发疾病虽难完全避免,但可通过日常降低风险:
- 定期体检,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
- 合理膳食,避免过饱,进食时细嚼慢咽;
- 居家环境防滑,安装扶手、感应夜灯等设施;
- 随身携带急救卡,注明病史、用药及紧急联系人信息。
常见急救物品清单
| 物品名称 | 作用与说明 |
|---|---|
| 硝酸甘油片 | 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
| 血糖仪及试纸 | 糖尿病患者必备,定期监测血糖 |
| 清洁纱布、创可贴 | 处理小伤口,避免感染 |
| 体温计 | 监测体温,及时发现感染或发热 |
| 急救联系卡 | 记录病史、过敏史、紧急联系人电话,随身携带 |
相关问答(FAQs)
Q1:老人突发胸痛,但不确定是否为心梗,能否自行服用硝酸甘油?
A1:不建议自行服用,硝酸甘油主要用于心绞痛,若为心肌梗死,可能因血压下降加重风险,正确的做法是立即拨打120,让老人平卧休息,保持呼吸通畅,等待专业救援。
Q2:发现老人倒地后,第一时间应该做什么?
A2:首先评估环境是否安全,然后轻拍老人肩膀,大声呼唤判断其意识,若意识清醒,询问哪里不适,切勿强行搀扶;若意识丧失,立即检查呼吸和脉搏,若无呼吸心跳,立即开始CPR,并持续至急救人员到达,尽快拨打120求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