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低温干燥的气候为病毒和细菌的滋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加之室内活动增多、空气流通不畅,使得呼吸道传染病、接触性传染病等更容易传播,掌握科学的冬季防传染病知识,是保障健康的重要防线,以下从多个方面详细介绍冬季防传染病的小常识。

科学佩戴口罩,筑牢呼吸道屏障
呼吸道传染病(如流感、新冠病毒感染、普通感冒等)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佩戴口罩是最直接有效的防护措施,建议选择医用外科口罩或N95/KN95口罩,确保口罩完全覆盖口、鼻和下巴,金属条沿鼻梁压实,避免留有缝隙,在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去医院或人员密集场所时,务必规范佩戴口罩;口罩潮湿、变形或佩戴超过4小时后应及时更换,摘口罩时避免触碰外侧,取下后立即洗手。
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切断传播途径
个人卫生是预防传染病的第一道防线,勤洗手是关键,建议使用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揉搓至少20秒,尤其在接触公共物品、咳嗽或打喷嚏后、饭前便后等情况下,需彻底清洁双手,若无法及时洗手,可使用含75%酒精的免洗洗手液替代,咳嗽或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或肘部内侧遮挡口鼻,避免用手直接遮挡,防止手部接触传播病菌,定期对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手机、键盘、电梯按钮等)进行清洁和消毒,家庭环境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或75%酒精擦拭。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减少病原体滋生
冬季为了保暖,很多人习惯紧闭门窗,但室内空气不流通会导致病原体积聚,增加感染风险,建议每日至少开窗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以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降低空气中病毒和细菌的浓度,在空气质量良好时,可增加通风次数;若室外PM2.5过高,可使用空气净化器辅助净化,避免在室内吸烟,减少二手烟对呼吸道的刺激,增强呼吸道抵抗力。
增强自身免疫力,提升抗病能力
免疫力是抵抗病原体的核心力量,冬季应保证充足的睡眠,成年人每天需睡7-9小时,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饮食上注意均衡营养,多摄入富含优质蛋白(如鱼、蛋、奶、豆制品)、维生素(如新鲜蔬菜水果中的维生素C、维生素A)和矿物质(如锌、铁)的食物,减少高油、高盐、高糖食物的摄入,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冬季气温较低,注意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受凉,因为受凉会导致免疫力暂时下降。
接种疫苗,主动预防传染病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尤其对流感、水痘、肺炎等传染病效果显著,建议每年接种流感疫苗,特别是老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可在流感季来临前(通常为9-10月)完成接种,根据自身情况,也可考虑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新冠疫苗等,具体可咨询专业医生,接种疫苗后仍需注意个人防护,不能完全替代其他防护措施。
减少聚集性活动,降低感染风险
冬季节假日期间,聚餐、聚会等活动增多,人员密集容易导致传染病传播,建议尽量减少前往人群密集、通风不良的场所,如必须前往,应缩短停留时间,家庭聚会时,建议控制人数,做好座位间距,有发热或呼吸道症状者应避免参加聚会,在公共场所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避免近距离接触有咳嗽、打喷嚏等症状的人员。
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及时科学就医
冬季若出现发热、咳嗽、咽痛、乏力、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居家休息,避免带病上班或上学,防止传染他人,症状较轻者可多喝水、多休息,对症处理;若出现高热不退、呼吸困难、严重呕吐腹泻等情况,应立即佩戴口罩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近期接触史和旅行史,以便早诊断、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不滥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
冬季常见传染病及症状简表
| 疾病名称 | 主要传播途径 | 典型症状 | 高危人群 |
|---|---|---|---|
| 流感 | 飞沫、接触传播 | 高热、咳嗽、咽痛、肌肉酸痛、头痛 | 老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 |
| 新冠病毒感染 | 飞沫、接触、气溶胶 | 发热、干咳、乏力、咽痛,部分有腹泻、味嗅觉减退 | 全人群,老年人及基础病患者易重症 |
| 普通感冒 | 飞沫、接触传播 | 打喷嚏、流鼻涕、鼻塞,低热或无热 | 老人、儿童、免疫力低下者 |
| 水痘 | 飞沫、接触传播 | 发热、皮疹(斑丘疹→疱疹→结痂) | 儿童、未接种疫苗者 |
| 诺如病毒感染 | 粪-口传播、接触传播 | 呕吐、腹泻、腹痛,可伴发热、头痛 | 各年龄段,儿童、老年人易脱水 |
相关问答FAQs
Q1: 冬季每天需要喝多少水才能增强免疫力?
A1: 成人冬季每日饮水量建议为1500-1700毫升(约7-8杯,200毫升/杯),少量多次饮用,不要等口渴再喝,白开水、淡茶水、柠檬水等均可,避免过多饮用含糖饮料或咖啡因饮料,充足的水分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维持呼吸道黏膜湿润,增强其抵御病原体的能力。
Q2: 孩子冬季总生病,除了防护还需要注意什么?
A2: 儿童免疫力尚未发育完全,冬季需注意三点:一是合理穿衣,遵循“洋葱式穿衣法”,方便根据环境温度增减,避免过汗或受凉;二是均衡饮食,保证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不挑食、不偏食;三是保证充足睡眠,幼儿每天需睡10-12小时,学龄儿童9-11小时,按时接种疫苗、减少带孩子去密闭公共场所、勤洗手等防护措施同样重要,若孩子频繁生病(如每月超过1次严重感染),建议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免疫功能低下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