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双语网

江苏义务教育招生政策有哪些新变化?

江苏省义务教育招生政策始终坚持以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旨在保障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近年来,政策不断优化完善,通过规范招生行为、优化资源配置、强化监督机制等措施,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全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江苏省义务教育招生政策

招生原则与对象

江苏省义务教育招生严格遵循“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招生对象主要为年满6周岁的儿童(截至当年8月31日前出生)和小学应届毕业生,政策明确要求,严禁以任何形式组织学科知识考试选拔学生,严禁与社会培训机构挂钩招生,切实减轻学生和家庭负担。

对于特殊群体,政策给予重点关注,残疾儿童少年可通过特殊教育学校随班就读、送教上门等方式接受义务教育;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凭居住证、就业证明等材料,由当地教育部门统筹安排入学,确保“应入尽入”;烈士子女、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子女等享受教育优待政策,由相关部门协调落实入学保障。

招生范围与方式

招生范围以“就近入学”为前提,由各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学校布局、适龄人口分布等情况科学划定学区范围,原则上,每所义务教育学校对应固定的学区,学区划分保持相对稳定,确需调整的需提前向社会公示。

招生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学区对口直升:学生凭家庭户籍或不动产权证(房产证)等材料,到所在学区学校报名入学,部分地区实行“两个一致”(适龄儿童少年户籍与监护人户籍一致、户籍与房产一致)优先政策,确保户籍与实际居住地一致的学生优先入学。
  2. 统筹安排:对于学区内的特殊情况(如房产与户籍不一致、学位不足等),由教育部门根据学校空余学位和实际情况统筹安排到相对就近的学校入学。
  3. 民办学校招生:民办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派位录取,严禁任何形式的“掐尖”招生。

政策保障与监管

为确保招生政策落地见效,江苏省建立了完善的保障与监管机制。

  1. 信息公开制度:各级教育部门通过官方网站、新媒体平台、学校公告等渠道,及时公布学区划分、招生计划、报名流程、录取结果等信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2. 违规招生查处:对违规组织考试、掐尖招生、乱收费等行为,一经查实严肃处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3. 资源均衡配置:通过推进集团化办学、教师交流轮岗、标准化学校建设等措施,缩小城乡、校际差距,促进教育资源优质均衡。

招生流程与材料要求

招生工作一般分为以下阶段,具体时间由各地教育部门统一确定:

  1. 信息发布:每年5-6月,各地公布招生政策、学区划分等信息。
  2. 报名登记:家长或监护人携带相关材料到指定地点或通过线上平台报名。
  3. 审核录取:学校对报名材料进行审核,7月底前完成录取工作并公布结果。
  4. 入学报到:8月底前,学生凭录取通知书到学校办理入学手续。

报名材料一般包括

  • 适龄儿童少年户口簿、出生医学证明;
  • 监护人身份证、房产证明(或居住证明);
  • 小学毕业生需提供学籍证明;
  • 特殊群体需提供相关优待证明或残疾证明等。

相关问答FAQs

问:如果学区内的学位不足,孩子无法入学怎么办?
答:若学区学校学位不足,当地教育部门会根据“相对就近”原则,统筹安排学生到周边有空余学位的学校入学,家长可及时关注教育部门发布的调剂信息,配合完成后续手续。

问:民办学校招生是否可以提前组织面试或考试?
答:不可以,根据政策要求,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严禁以任何形式组织学科知识考试、面试或变相选拔,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一律通过电脑随机派位方式录取,确保招生公平公正。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