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双语网

妊娠期糖尿病有哪些危害与防治要点?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间首次发生或发现的糖代谢异常,不包括孕前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孕期筛查的普及,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约占妊娠妇女的3%-5%,对母婴健康均可能造成不良影响,了解其基本常识、掌握管理方法对保障孕期安全至关重要。

妊娠期糖尿病的常识

妊娠期糖尿病的病因与高危因素

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主要与孕期生理变化密切相关,怀孕后,胎盘分泌的激素(如孕酮、人胎盘生乳素等)具有拮抗胰岛素的作用,导致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机体需要分泌更多胰岛素来维持正常血糖,若胰岛β细胞功能无法代偿性增强,则可能血糖升高。

高危因素包括:

  1. 年龄因素:年龄≥35岁的孕妇风险较高;
  2. 体重异常:孕前超重或肥胖(BMI≥28kg/m²);
  3. 家族史:一级亲属有糖尿病史;
  4. 既往妊娠史:曾患妊娠期糖尿病或巨大儿(出生体重≥4kg);
  5.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
  6. 种族因素:亚洲、非洲、西班牙裔等人群风险较高。

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妊娠期糖尿病的诊断依赖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目前国际普遍采用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标准:

  • 检查时间:孕24-28周进行;
  • 方法:禁食8小时后,口服75g葡萄糖,检测空腹、服糖后1小时、2小时血糖值;
  • 诊断标准:任一时间点血糖值达到或超过以下标准即可诊断:
    • 空腹血糖≥5.1mmol/L;
    • 1小时血糖≥10.0mmol/L;
    • 2小时血糖≥8.5mmol/L。

若孕早期空腹血糖≥7.0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需考虑孕前糖尿病,重新分类。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的影响

对孕妇的影响:

  • 短期风险: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剖宫产率;
  • 长期风险:未来2-10年内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风险高达30%-50%。

对胎儿及新生儿的影响:

  • 胎儿期:高血糖刺激胎儿胰岛素分泌,导致过度生长,巨大儿发生率增加;
  • 新生儿期:出生后易发生低血糖、高胆红素血症、低钙血症;
  • 远期风险:儿童期肥胖、糖代谢异常风险升高。

妊娠期糖尿病的管理策略

饮食治疗(核心措施)

  • 总热量控制:每日摄入量约30-35kcal/kg理想体重,孕中晚期增加200kcal;
  • 营养均衡:碳水化合物占50%-60%,蛋白质15%-20%,脂肪25%-30%;
  • 少食多餐:每日5-6餐,避免餐后血糖骤升;
  • 食物选择:优先选择低升糖指数(GI)食物(如全谷物、杂豆),避免精制糖和高糖水果。

一日饮食参考示例
| 餐次 | 食物搭配建议 |
|--------|----------------------------------|
| 早餐 | 全麦面包2片+煮鸡蛋1个+无糖豆浆250ml |
| 上午加餐 | 坚果10g+圣女果100g |
| 午餐 | 杂粮饭100g+清蒸鱼100g+清炒时蔬200g |
| 下午加餐 | 牛奶200ml+全麦饼干2块 |
| 晚餐 | 荞麦面50g+鸡胸肉80g+凉拌海带丝150g |
| 睡前加餐 | 苏打饼干2片+黄瓜100g |

运动治疗

  • 方式:选择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游泳;
  • 频率与时间:每日30分钟,餐后1小时进行,每周至少5次;
  • 注意事项:避免空腹运动,出现腹痛、阴道流血立即停止。

胰岛素治疗

饮食和运动控制血糖仍不达标时,需使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是大分子物质,不通过胎盘,对胎儿安全,常用方案包括:

  • 基础+餐时胰岛素:睡前中效胰岛素+三餐前速效胰岛素;
  • 剂量调整:根据血糖监测结果(空腹、三餐后2小时)由医生指导调整。

血糖监测

  • 监测频率:未达标者每日监测4-7次(空腹+三餐后2小时);
  • 控制目标
    • 空腹血糖3.3-5.3mmol/L;
    • 餐后2小时血糖≤6.7mmol/L。

产后管理与随访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血糖通常能恢复正常,但远期糖尿病风险显著增加,建议:

  1. 产后6-12周行OGTT,筛查永久性糖尿病;
  2. 长期随访:每1-3年检测血糖,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规律运动、维持正常体重);
  3. 再次妊娠:再次妊娠时复发率高达30%-50%,需尽早监测血糖。

相关问答FAQs

Q1:妊娠期糖尿病一定会对胎儿造成影响吗?
A1:并非绝对,通过早期诊断、严格管理(饮食、运动、血糖监测),多数孕妇可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显著降低母婴并发症风险,若血糖长期未控制,则可能增加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等风险。

Q2: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能吃水果吗?
A2:可以,但需注意种类和量,建议选择低GI水果(如苹果、梨、草莓),每日200-350g,分2次在两餐之间食用,避免餐后立即吃水果,高GI水果(如西瓜、荔枝、芒果)应限量或避免。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