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双语网

上海中考政策有哪些新变化?

上海市教育局中考政策是本市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促进教育公平、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保障初中毕业生合理分流,近年来,上海市中考政策不断优化调整,形成了以学业水平考试为基础、综合素质评价为补充的多元评价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高中阶段学校科学选拔人才提供了制度保障。

上海市教育局中考政策

政策背景与基本原则

上海市中考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遵循“全面衡量、综合评价、公平公正、择优录取”的原则,政策背景主要基于三个方面:一是贯彻落实国家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要求,破除“唯分数论”;二是适应上海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三是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差距,通过政策引导,推动初中学校落实素质教育,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学业水平考试是中考的核心环节,上海市实行“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将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合并,考试成绩作为初中毕业和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考试科目与分值

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含听说测试)、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体育与健身等,语文、数学、外语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科目采用统一考试与日常学习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其中统一考试部分满分均为100分,按满分30分计入中考总分;体育与健身满分30分,具体科目分值如下表:

科目 分值 备注
语文 150
数学 150
外语 150 含听说测试(10分)
道德与法治 30 统考满分100分,按30%折算
历史 30 统考满分100分,按30%折算
地理 30 统考满分100分,按30%折算
物理 30 统考满分100分,按30%折算
化学 30 统考满分100分,按30%折算
生命科学 30 统考满分100分,按30%折算
体育与健身 30
总分 630

考试形式与时间

语文、数学、外语科目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一般在6月中旬;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命科学科目分为笔试和实验操作(或技能测试)部分,其中笔试时间与语文、数学、外语同期进行;体育与健身包括统一测试和日常评价,统一测试一般在4-5月进行,外语听说测试采用人机对话形式,重点考察学生语言应用能力。

命题与评卷

学业水平考试命题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教学基本要求为依据,注重考查学生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杜绝偏题、怪题,评卷工作实行全市统一组织、网上评卷,确保公平公正。

综合素质评价

综合素质评价是中考录取的重要参考,主要从“品德发展与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身心健康与艺术素养”三个维度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以等级形式呈现,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依据之一。

与方式

  • 品德发展与公民素养:包括学生思想品德、社会参与、志愿服务等,主要通过学生成长记录册、社会实践证明等材料进行评价。
  • 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关注学生学科学习表现、研究性学习、科技创新成果等,结合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学科竞赛获奖情况综合评定。
  • 身心健康与艺术素养:包括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艺术特长、心理健康状况等,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艺术素质测评结果等确定等级。

结果应用

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高中阶段学校在招生时,可根据学校特色招生需求,对综合素质评价提出具体要求,如部分特色高中 may 要求“品德发展与公民素养”达到“优秀”等级。

招生录取政策

上海市中考招生录取主要包括两种方式:统一招生录取和自主招生录取。

统一招生录取

统一招生录取以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进行,录取批次分为“提前招生录取”“统一招生录取”和“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

  • 提前招生录取:包括高中自主招生、中职校自主招生等,主要招收学科特长、艺术体育特长或技能型人才。
  • 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旨在促进教育公平,将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招生计划的一部分(约占60%)分配到初中学校,采用“学业考成绩+综合考查”的方式录取,其中综合考查包括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面试(或活动测试)等。
  • 统一招生录取:即“零志愿”和“1-15志愿”,根据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志愿顺序,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自主招生录取

自主招生分为高中自主招生和中职校自主招生,高中自主招生主要面向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由学校组织测试,结合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录取;中职校自主招生则侧重考察学生的职业技能倾向和实践能力。

政策保障与调整

为确保中考政策顺利实施,上海市教育局建立了完善的保障机制:一是加强考试管理,严肃考风考纪,杜绝舞弊行为;二是推进命题改革,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能力,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三是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及时公布招生计划、录取结果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近年来,上海市中考政策不断调整优化,例如2025年起实施“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政策,进一步扩大优质高中资源覆盖面;2025年起优化体育测试项目,增设“15分钟耐力跑”等选项,引导学生加强体育锻炼,这些调整体现了政策的前瞻性和人性化,更好地适应了教育改革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政策影响与展望

上海市中考政策的实施,有效促进了初中学校素质教育的开展,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通过名额分配等政策,缩小了不同初中学校学生进入优质高中的差距,促进了教育公平,上海市将继续深化中考改革,进一步优化考试内容和评价方式,完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坚实基础。


相关问答FAQs

问:上海市中考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的具体流程是怎样的?
答: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主要分为三个步骤:一是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将招生计划的一定比例(约60%)分配到各初中学校;二是符合条件的学生根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报名参加综合考查;三是高中学校结合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占85%)和综合考查成绩(占15%),择优录取,综合考查包括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级和学校组织的面试或活动测试。

问:上海市中考体育测试有哪些项目,如何计算成绩?
答:上海市中考体育测试分为统一测试和日常评价两部分,满分30分,统一测试项目包括耐力跑(15分钟耐力跑或50米×8往返跑)、力量类(引体向上/仰卧起坐/实心球)、跳跃类(立定跳远/跳高)、技能类(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游泳等),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项目,测试满分25分;日常评价主要考察学生体育课出勤、体质健康达标情况等,满分5分,两项成绩相加即为体育测试最终成绩。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