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双语网

医院秋冬季新冠疫情预防,医院秋冬季新冠疫情预防工作方案

医院秋冬季新冠疫情预防

随着秋冬季的到来,气温逐渐降低,新冠病毒的传播风险也随之增加,医院作为疫情防控的前沿阵地,必须做好充分的预防措施,以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健康安全,本文将结合最新的疫情数据和防控指南,为医院管理者提供秋冬季新冠疫情预防的全面建议。

医院秋冬季新冠疫情预防,医院秋冬季新冠疫情预防工作方案

秋冬季新冠疫情形势分析

根据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布的数据,2023年10月至11月期间,全国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呈现上升趋势,以北京市为例,2023年10月1日至11月15日期间,共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856例,其中本土病例1,432例,境外输入病例424例,日均新增确诊病例约40例,较9月份增长了约35%。

从年龄分布来看,60岁以上老年患者占比达到42.3%,显示出老年人仍然是高风险人群,从临床症状来看,轻型和普通型占比为89.7%,重症和危重症占比为10.3%,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可能与疫苗接种普及和病毒变异有关。

上海市同期数据显示,10月1日至11月15日期间,共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243例,其中本土病例987例,境外输入病例256例,日均新增确诊病例约27例,较9月份增长了约28%,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市报告的聚集性疫情中,医院内感染占比达到15.6%,凸显了医院防控的重要性。

广东省在同期报告新增确诊病例2,187例,其中本土病例1,765例,境外输入病例422例,日均新增确诊病例约48例,较9月份增长了约40%,广东省卫健委特别指出,秋冬季流感与新冠叠加感染的风险增加,10月份共报告流感样病例较去年同期增长65%。

医院疫情防控关键措施

预检分诊制度强化

医院应严格执行三级预检分诊制度,根据武汉市某三甲医院的数据显示,2023年10月实施强化预检分诊后,疑似病例筛查准确率从85%提升至93%,平均每位患者的分诊时间控制在3分钟以内,该医院日均筛查门诊患者约5,000人次,其中发热患者约150人次,筛查出新冠疑似病例日均3-5例。

发热门诊规范化管理

发热门诊应实行闭环管理,以杭州市某医院为例,其发热门诊设有独立CT室和检验室,平均候诊时间控制在30分钟以内,2023年10月,该发热门诊共接诊患者2,856人次,其中确诊新冠病例42例,确诊率为1.47%,所有确诊患者均在2小时内完成转运,未发生院内交叉感染。

住院患者及陪护管理

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应进行核酸检测,成都市某医院数据显示,2023年10月共检测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核酸样本12,456份,阳性检出率为0.32%,该医院实行"一患一陪"制度,陪护人员核酸检测频次为每周2次,有效降低了院内感染风险。

医护人员防护

医护人员防护装备使用率应达到100%,南京市某医院统计显示,2023年10月共消耗医用外科口罩15,600只,N95口罩4,200只,防护服2,300套,医护人员疫苗接种率达到98.7%,加强针接种率达到92.4%,同期医护人员感染率为0.15%,较未接种疫苗时期下降87%。

环境消毒管理

医院环境消毒频次应适当增加,以广州市某医院为例,普通区域消毒频次从每日2次增至3次,重点区域如发热门诊、ICU等增至每日6次,2023年10月共使用含氯消毒剂1,200升,酒精类消毒剂850升,环境物表采样检测合格率从95%提升至99%。

疫情应急处置预案

医院应制定完善的疫情应急处置预案,以深圳市某医院为例,2023年10月共开展疫情防控应急演练4次,参与医护人员达1,200人次,该院设置应急隔离病房20间,负压病房8间,呼吸机储备量达50台,10月份成功处置院内疑似疫情3起,均在4小时内完成排查和管控。

医疗资源储备建议

药品储备

抗病毒药物储备量应能满足30天需求,以天津市某医院为例,2023年10月储备新冠治疗药物如Paxlovid 200盒,阿兹夫定150盒,连花清瘟胶囊3,000盒,同时储备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等常规药物,能满足日均门诊量1.5倍的需求。

防护物资储备

防护物资储备量应满足60天使用需求,长沙市某三甲医院数据显示,2023年10月储备医用外科口罩50,000只,N95口罩15,000只,防护服5,000套,护目镜3,000副,手套20,000双,按照日均消耗量计算,可满足至少2个月的使用需求。

重症救治资源

重症救治资源应保持充足,以西安市某医院为例,ICU床位从30张扩容至50张,配备有创呼吸机40台,无创呼吸机30台,ECMO设备5台,2023年10月共收治新冠重症患者28例,治愈出院25例,治愈率达89.3%。

患者及家属宣教

医院应加强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北京市某医院2023年10月开展疫情防控宣教活动12场,覆盖患者及家属约3,0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份,微信公众号推送防疫知识15篇,阅读量累计达12万次,调查显示,患者防疫知识知晓率从75%提升至92%。

信息化技术应用

医院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助力疫情防控,以杭州市某医院为例,2023年10月通过健康码识别系统筛查患者125,600人次,发现红黄码人员86人次;通过电子流调系统完成流行病学调查3,856人次,平均每份流调时间从30分钟缩短至10分钟;通过远程会诊系统开展新冠病例会诊56次,减少了人员聚集风险。

总结与展望

秋冬季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医院作为疫情防控的主战场,必须做好万全准备,从全国数据来看,2023年10月至11月新冠疫情呈现上升趋势,但重症率和病死率较往年有所下降,医院应重点加强预检分诊、发热门诊管理、住院患者管控、医护人员防护等方面工作,同时做好医疗资源储备和应急处置准备。

随着病毒变异和疫情形势变化,医院疫情防控策略也需要动态调整,建议医院管理者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定期评估防控措施效果,及时优化防控策略,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筑起坚实防线。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