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双语网

教育部入伍大学生的政策

这些政策的核心目标是“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军入伍,提升兵员质量,同时为大学生解除后顾之忧”,政策体系非常完善,涵盖了从入伍前、服役中到退役后的全过程,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大类:

教育部入伍大学生的政策


经济补偿类政策(“钱袋子”保障)

这是最直接、最实际的激励措施,确保大学生在服役期间和退役后获得合理的经济回报。

  1. 国家资助学费(最核心的政策)

    • 对应征入伍的高校学生,国家对其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实行一次性补偿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实行代偿。
    • 标准:本专科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16000元
    • 补偿/代偿方式
      • 学费补偿:入伍前已缴清学费的,退役后一次性补偿。
      • 助学贷款代偿:入伍前有国家助学贷款的,由国家代为偿还。
    • 适用范围:包括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含高职)、研究生、第二学士学位的应届毕业生、往届毕业生和在校生。
  2. 家庭优待金

    • 由地方政府(通常是县级)发放,用于保障入伍士兵家庭的基本生活。
    • 标准:具体金额由各省、市、县根据当地经济情况制定,标准不一,通常会高于当地平均生活水平,经济发达地区每年可达数万元,这笔钱通常是按年发放给家庭。
  3. 部队津贴和退役金

    • 部队津贴:服役期间,士兵会按月领取部队发放的津贴,义务兵第一年津贴约为1000-1200元/月,第二年约为1200-1500元/月(具体金额随军衔调整)。
    • 退役金:退役时,部队会一次性发放退役金,标准与服役年限、军衔等因素挂钩,目前标准约为4500元/年
  4. 大学生入伍特别奖励金

    • 部分省市为了吸引高素质人才,会额外设立“大学生入伍特别奖励金”。
    • 标准:金额由地方政府决定,例如有些省份会额外奖励数万元,需要向当地征兵办公室咨询具体政策。

学业优待类政策(“学业路”保障)

这部分政策旨在解决大学生最担心的“学业中断”问题,确保他们退役后能顺利回到校园并完成学业。

  1. 保留入学资格/学籍

    • 在校生:高校新生和在校生入伍,学校会保留其入学资格或学籍至退役后两年,退役后两年内,可以随时申请复学。
    • 新生:高校新生入伍,可以在退役后两年内入学,或申请保留入学资格。
  2. 退役后复学

    • 专业选择:退役后复学,经学校同意并履行相关程序后,可以转入本校其他专业学习,这是非常大的一个优待,给了学生更多选择。
    • 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重磅政策):
      • “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每年全国安排一定数量专项名额(约8000个),专门面向退役大学生士兵招生,考生在报考普通硕士时,可以选择填报此专项计划,录取分数线通常低于普通分数线。
      • 普通考研加分: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役期满、退役后(含高校新生),在完成本科学业后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3. 专升本免试入学

    • 在部队荣立三等功及以上奖励的高职(专科)在校生(含高校新生),退役后可申请免试入读普通本科,或根据意愿入读成人本科。
  4. 复学/入学后学费资助

    • 退役后复学或入学的学生,可按规定享受学费减免政策,标准与国家资助学费的标准一致(本专科生最高12000元/年)。
  5. 考试升学加分

    • 退役后,在报考专升本、成人本科时,可享受免试入学加分的优待,具体加分政策请咨询当地教育考试院。

就业优待类政策(“就业饭碗”保障)

这部分政策为退役大学生士兵未来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1. 定向招录(考)公务员

    • 各级机关考试录用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拿出一定比例的职位,面向退役大学生士兵进行定向招录(考)。
    • 比例:通常为10%-15%左右,具体比例由各地规定。
  2. 事业单位专项招聘

    • 国有、国有控股和国有资本占主导地位的企业在新招录职工时,应拿出不低于当年新增岗位5%的岗位,定向招聘退役大学生士兵。
  3. 基层工作项目优先

    大学生士兵退役后,参加“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的,优先录用。

  4. 自主就业扶持

    • 退役后自主就业的,可领取一次性经济补助,并享受就业服务、职业培训、创业扶持等政策,可申请最高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并享受财政贴息。

其他优待类政策

  1. 服役经历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 在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聘、国有企业招聘时,在军队团和相当于团以下单位工作的经历,可视为基层工作经历。
  2. 家庭优待

    入伍士兵家庭可凭《入伍通知书》到当地兵役机关开具证明,享受军属待遇,如参观游览公园、博物馆、名胜古迹享受优待等。

总结与建议

政策类别 受益对象
经济补偿 学费补偿代偿、家庭优待金、部队津贴、退役金 所有入伍大学生
学业优待 保留学籍、转专业、考研专项计划/加分、专升本免试 在校生、新生、毕业生
就业优待 公务员/事业单位定向招录、国企招聘倾斜、基层项目优先 退役后求职的大学生士兵
其他优待 视为基层工作经历、家庭社会优待 所有入伍大学生及家庭

给有意向的同学的建议:

  1. 咨询官方渠道:最权威的信息来源是全国征兵网(www.gfbzb.gov.cn)和学校的学生工作处/武装部,每年的政策可能会有微调。
  2. 明确自身身份:你是新生、在校生还是毕业生?不同身份享受的政策侧重点不同。
  3. 关注地方政策:除了国家层面的统一政策,你所在省份、市、县还会有额外的奖励措施,一定要向当地征兵办公室问清楚。
  4. 规划长远:想清楚自己参军的目的,是为了锻炼意志、获得经济支持,还是为了未来的学业和就业加分,这有助于你更好地利用这些政策。

参军入伍是一件光荣且有意义的事情,国家为大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政策支持,如果你有报国之志,完全可以放心地穿上军装,国家会成为你最坚实的后盾。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