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双语网

安全教育离园

下面我将从教师、家长、幼儿三个角度,并结合具体场景和应对策略,为您详细梳理“安全教育离园”的要点。

安全教育离园


幼儿园教师的责任与工作

教师在离园环节是安全的第一责任人,需要建立一个系统、有序、安全的流程。

建立严格的交接制度

  • 固定接送人: 开学初就登记好每个幼儿的固定接送人信息(姓名、与幼儿关系、电话、照片等),如有变更,必须由家长提前通过电话或书面形式(如微信)通知老师,并确认新接送人的身份。
  • 身份核验: 对于不固定的接送人,教师必须通过预留电话与家长进行二次确认,确认无误后方可放行,坚决杜绝“大概”、“好像”、“是我亲戚”等模糊说法。
  • 凭卡/码接送: 实行“接送卡”或“接送二维码”制度,人、卡/码合一,缺一不可,这是最有效、最规范的管理方式。

离园前的安全教育“黄金5分钟”

每天在幼儿等待家长接走的最后几分钟,可以进行简短、生动的安全教育。

  • 情景模拟: “如果今天妈妈/爸爸没来接你,你怎么办?” 引导幼儿说出正确答案:在老师身边等待,不跟陌生人走,不自己跑出大门。
  • 主题渗透: 结合当天的天气、新闻或季节特点进行教育。
    • 雨天: “今天下雨,地面滑,我们要慢慢走,注意脚下,不要奔跑。”
    • 夏季: “天气热,回家路上要戴好小帽子,多喝水,不要在马路边和陌生人说话。”
    • 冬季: “天黑得早,要抓紧家长的手,过马路看红绿灯。”
  • 情绪安抚: 关注等待时间较长幼儿的情绪,安抚他们的焦虑感,避免因情绪失控而发生意外。

有序组织与清点

  • 分组等待: 让幼儿坐在指定的小椅子上或区域内,避免在门口、楼梯口等危险地带追逐打闹。
  • 点名确认: 每次叫到幼儿名字时,确认来接的是否为登记在册的固定或已授权的接送人。
  • 最后检查: 确保所有幼儿都被安全接走后,教师方可下班,如发现幼儿未被按时接走,立即启动“延时看护”预案,并第一时间联系家长。

家园沟通

  • 及时反馈: 对于幼儿在园的情绪、身体状况或需要注意的特殊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
  • 宣传引导: 通过家长会、微信群、宣传栏等方式,向家长普及离园安全的重要性,争取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家长的责任与配合

家长是幼儿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尤其是在离园后的“监管真空期”。

严格遵守接送规定

  • 准时接送: 尽量按时接送孩子,避免让幼儿在园门口长时间等待,增加安全风险。
  • 不委托他人: 如需委托他人接送,务必提前告知老师,并提供被委托人的详细信息,不要临时让不熟悉的亲友去接。
  • 固定路线: 每天尽量走固定的、安全的回家路线,让孩子形成习惯。

做好路上的安全监护

  • 手牵手: 尤其是在人多车多的地方,一定要牵住孩子的手,绝不能让孩子脱离自己的视线。
  • 遵守交规: 教育并示范“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走斑马线或人行天桥,不在马路上奔跑、玩耍。
  • 警惕车辆: 教育孩子远离停放的车辆,因为司机的视线存在盲区,孩子突然跑出非常危险。

对孩子进行“防走失”和“防骗”教育

  • 牢记信息: 确保孩子能记住自己的姓名、父母的姓名和家庭住址(或至少小区名),教会孩子父母的电话号码。
  • 安全求助: 告诉孩子,如果和家人走散了,应该站在原地不动,可以向穿制服的警察、保安或带孩子的阿姨求助,绝不跟陌生人走
  • 识别“糖衣炮弹”: 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告诉他们,陌生人给的糖果、玩具都不能要,无论陌生人说什么(“我是你妈妈的朋友”、“你妈妈让我来接你”),都不要相信,唯一的确认方式是给爸爸妈妈打电话。

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

  • 耐心倾听: 每天接孩子时,多问一些开放性问题,如“今天在幼儿园开心吗?”“有没有发生什么有趣的事?”,而不仅仅是“今天乖不乖?”
  • 及时沟通: 如果发现孩子情绪异常(如沉默、害怕、抗拒上学),要耐心询问,与老师沟通,找出原因并解决。

幼儿需要掌握的安全知识与技能

安全教育最终要内化为幼儿自身的意识和能力。

“我要等妈妈/爸爸来”

  • 核心技能: 知道离园时要待在老师指定的区域,等待自己的家人,不自己乱跑,不跟别人走。

“我叫[名字],我住[小区名]”

  • 核心技能: 能清楚地说出自己的名字和家庭住址(或父母姓名),这是走失后求助的关键信息。

“我的电话是[手机号]”

  • 核心技能: 能背诵至少一位监护人的手机号码,这是联系家人的唯一途径。

“陌生人,我不要”

  • 核心技能:
    • 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
    • 不玩陌生人给的玩具。
    • 不跟陌生人走,无论对方说什么理由。
    • 如果被陌生人强行拉走,要大声喊“救命!我不认识你!”

“红灯停,绿灯行”

  • 核心技能: 认识基本的红绿灯,并知道在过马路时要牵住大人的手,走斑马线。

安全离园“三字经”

更易于记忆和传播,可以总结成朗朗上口的“三字经”:

离园时,别乱跑。 等家长,要记牢。 陌生人,给糖要。 不跟TA,快走掉。 过马路,左右瞧。 牵好手,安全到。 姓名住址要记牢。 走失了,别心焦。 找警察,或保安。 打电话,最可靠。

通过教师规范管理、家长有效监护、幼儿自我保护三方联动,才能为孩子们构建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确保他们每天都能“高高兴兴入园,平平安安回家”。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