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双语网

2025年幼儿园预防新冠PPT更新?最新防护常识家长必看!

幼儿园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小常识PPT

幼儿园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小常识ppt

幼儿园是孩子们集体生活的重要场所,由于幼儿年龄小、抵抗力较弱,容易成为病毒传播的易感人群,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新型冠状病毒在幼儿园的传播,保障师幼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整理以下预防小常识,可通过PPT形式直观呈现,帮助幼儿园、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做好防护工作。

日常防护篇:细节守护健康

个人卫生习惯养成

  • 勤洗手:教育孩子使用“七步洗手法”,用流动水和肥皂(或洗手液)彻底清洁双手,尤其在饭前便后、外出回家、接触公共物品后必须洗手。
  • 避免触摸口鼻眼:病毒可通过接触传播,提醒孩子不要用手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
  • 咳嗽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挡口鼻,用后的纸巾立即丢弃并洗手。

口罩正确佩戴方法

  • 何时佩戴:在幼儿园集体活动中、家长接送时、或当地疫情防控要求需戴口罩的场合,应规范佩戴口罩。
  • 如何佩戴:确保口罩完全遮盖口鼻和下巴,金属条沿鼻梁压实,避免触摸口罩外侧;使用后及时更换,废弃口罩投入专用垃圾桶。

环境卫生与通风

  • 教室清洁:每日对教室、玩具、桌面、门把手等高频接触表面进行消毒,可用含氯消毒剂擦拭(注意按说明稀释)。
  • 开窗通风:每日至少通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幼儿园管理篇:筑牢校园防线

入园健康监测

  • 晨检午检:每日晨检时测量体温,观察孩子是否有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午检时再次核查,发现异常立即隔离并通知家长。
  • 缺勤追踪:对缺勤幼儿及时联系,了解原因,做好登记,若因病缺勤需追踪病情及诊断结果。

错峰接送与减少聚集

  • 错峰安排:实行分时段、分班级错峰入园和离园,避免家长和幼儿在园门口聚集。
  • 活动管理:减少大型集体活动,组织活动时保持安全距离,鼓励户外活动(尽量选择通风良好的场地)。

应急处置流程

  • 发现疑似病例:若幼儿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立即将其转移至隔离室,由专人看护,并及时联系家长就医。
  • 终末消毒:对患儿所在班级、活动区域进行全面消毒,并配合疾控部门开展流调和后续处置。

家园共育篇:协同防护不松懈

家长配合要点

  • 健康监测:每日上学前检查孩子体温,若有不适(≥37.3℃、咳嗽、腹泻等),及时就医并告知班级老师,不带病入园。
  • 物品准备:为孩子准备备用口罩、纸巾、密封袋(存放口罩),以及姓名标签,避免个人物品交叉使用。
  • 信息沟通:积极配合幼儿园疫情防控要求,如实上报出行史、接触史等信息,不隐瞒、不拖延。

家庭防护建议

  • 减少外出:周末或节假日尽量不带孩子前往人群密集场所,避免接触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
  • 健康生活:保证孩子充足睡眠、均衡饮食,适当进行居家锻炼,增强免疫力。

幼儿心理疏导篇:缓解焦虑,快乐成长

疫情期间,孩子可能出现紧张、害怕等情绪,家长和老师需注意:

  • 用童趣语言解释:通过绘本、动画等方式,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告诉孩子“病毒来了,我们要戴口罩、勤洗手打败它”。
  • 保持规律作息:合理安排学习和游戏时间,避免过度关注疫情新闻,营造轻松的家庭氛围。
  • 鼓励表达情绪:耐心倾听孩子的感受,给予拥抱和肯定,帮助他们建立安全感。

重点场景防护速查表

场景 防护措施
入园前 家长测量体温,异常者居家休息;备好口罩、消毒湿巾等个人物品。
在园期间 勤洗手、不聚集、保持距离;玩具、餐具专人专用;教室每日通风消毒。
户外活动 选择空旷场地,避免人员密集;活动后及时洗手、补充水分。
离园后 快速离园,不逗留;回家后先洗手、更换衣物;家长关注孩子健康状况。

FAQs 常见问题解答

问:孩子入园后需要一直戴口罩吗?
答:根据当地疫情防控要求和幼儿园规定,在室内集体活动(如教室、食堂)时建议佩戴口罩;户外活动且人员分散时,可在老师指导下暂时摘下口罩,但需避免触摸口罩外侧。

问:如果孩子出现轻微咳嗽但无发热,需要请假吗?
答:建议暂缓入园,及时观察孩子症状,必要时就医排查,即使排除新冠,也可能是其他呼吸道感染,需待症状完全消失、身体恢复后再入园,避免交叉感染。

的系统梳理,幼儿园可将小常识制作成图文并茂的PPT,配合生动案例和互动问答,帮助师幼和家长更好地掌握防护知识,共同守护幼儿园的安全与健康。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