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洲区教育局政策法规科作为区域教育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政策研究、法治建设、合规审查等关键职能,为香洲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和法治支撑,科室以“依法治教、规范办学”为核心,聚焦教育政策落地、教育法治宣传、教育纠纷化解等重点领域,构建起覆盖教育全链条的政策法规服务体系。

核心职能与工作定位
政策法规科是香洲区教育局的“智囊团”与“法治中枢”,主要职能包括:
- 政策研究制定:结合国家教育方针与香洲区实际,牵头起草或修订教育领域规范性文件,如《香洲区中小学办学行为细则》《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等,确保政策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 法治宣传教育: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通过专题讲座、模拟法庭、法治副校长派驻等形式,提升师生法治素养;组织教育系统执法人员培训,强化依法行政能力。
- 合规审查与监督:对学校招生、收费、资产管理等行为进行合规审查;监督教育政策执行情况,查处违规办学行为,维护教育公平。
- 纠纷化解与权益保护:建立教育纠纷调解机制,妥善处理学生、家长与学校的争议;依法维护师生合法权益,构建和谐教育生态。
重点工作实践成效
(一)政策体系建设:筑牢教育发展制度基石
近年来,政策法规科牵头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文件,覆盖教育管理、资源配置、质量提升等关键环节,在“双减”政策实施中,科室联合多部门出台《香洲区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监管办法》,建立“全程监管、风险预警、退出机制”三位一体监管模式,有效遏制了培训乱象,2025年,科室还修订了《香洲区中小学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将服务时间延长至18:00,覆盖全区98%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解决了家长“接娃难”问题。
(二)法治校园建设:营造尊法学法守法氛围
科室推动全区中小学建立“一校一章程”制度,实现学校治理有章可循,创新开展“法治文化节”活动,通过“小手拉大手”法治知识竞赛、校园法治情景剧展演等形式,累计覆盖师生超10万人次,在香洲区21所中小学设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模拟法庭、法治长廊等设施成为学生沉浸式学法的平台。
(三)执法规范化:提升教育治理效能
为规范教育行政执法行为,科室制定《香洲区教育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明确执法流程与标准,2025年以来,累计开展专项执法检查45次,查处违规招生、有偿补课等问题12起,整改率100%,建立“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机制,对校外培训机构实行“月巡查、季通报”,确保政策落地不打折扣。
创新举措与未来方向
(一)数字化转型赋能政策服务
科室开发“香洲教育政策云平台”,整合政策文件、解读材料、常见问题等内容,实现政策查询“一键直达”,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需求,精准推送个性化政策信息,累计服务家长、教师超5万人次。
(二)深化家校社协同治理
探索“家校社法治共建”模式,联合区法院、检察院等部门成立“教育法治共同体”,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研判教育领域法律风险,针对校园欺凌问题,科室牵头制定《香洲区校园欺凌防治工作指南》,明确学校、家庭、社会的责任边界,构建预防、干预、处置全链条机制。
(三)未来工作重点
下一步,政策法规科将聚焦三方面发力:一是完善教育政策评估机制,定期开展政策实施效果“回头看”;二是加强教育领域信用体系建设,将学校合规情况纳入年度考核;三是推进“智慧法治”建设,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教育纠纷调解效率,为香洲教育现代化提供更坚强的法治保障。
相关问答FAQs
Q1:香洲区教育局政策法规科如何帮助家长理解教育政策?
A1:科室通过多种渠道为家长提供政策服务:一是定期在“香洲教育”公众号发布政策解读图文和短视频;二是组织“政策进社区”活动,安排工作人员到街道、社区现场答疑;三是设立政策咨询热线(0756-XXXXXXX),工作日安排专人接听,确保家长诉求及时响应,学校也会通过家长会、告家长书等形式,将政策内容传达给每一位家长。
Q2:如果学校违规办学,家长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向政策法规科反映?
A2:家长可通过以下途径反映问题:一是拨打香洲区教育局投诉电话0756-XXXXXXX,或通过“香洲教育”官网“局长信箱”在线提交材料;二是直接前往政策法规科办公地点(香洲区教育路28号305室)递交书面材料;三是通过学校法治副校长转达问题,科室将依法依规进行调查处理,并在15个工作日内反馈办理结果,所有投诉均严格保密,确保家长权益不受侵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