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厅近日出台新政策,旨在进一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河南省教育事业迈向新台阶,此次政策涵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多个领域,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和保障机制,为河南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聚焦基础教育:促进优质均衡发展
在基础教育阶段,新政策明确提出要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具体措施包括:
- 优化资源配置:加大对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的投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创建计划,2025年前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建设、仪器设备、师资配置等基本均衡。
- 深化“双减”工作:严格规范校外培训,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确保学生参与率和服务质量双提升。
- 加强师资建设: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通过定向培养、职称评聘倾斜等方式,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任教;建立教师轮岗交流机制,促进师资均衡配置。
强化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
为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新政策从办学模式、课程体系、校企合作等方面提出改革方向:
- 推进校企协同育人:支持职业院校与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实训基地,推行“订单式”培养,2025年重点培育50个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
- 优化专业设置:围绕河南省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动态调整职业教育专业目录,重点培育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现代农业等急需专业。
- 提升办学层次:支持部分优质高职院校升格为职业本科院校,构建中职-高职-职业本科贯通培养体系,拓宽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
创新高等教育:服务区域发展
针对高等教育,新政策强调提升高校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助力河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实施“双一流”建设:支持河南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优势学科创建国家“双一流”,同时推动省属高校特色发展,培育一批国内一流学科。
- 加强科研创新:设立高校科研专项资金,鼓励高校聚焦粮食生产、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河南重大战略需求,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 推动开放合作:支持高校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建立联合实验室,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
保障机制: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为确保新政策有效实施,河南省教育厅同步建立多项保障措施:
- 强化督导考核:将政策落实情况纳入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和高校绩效考核体系,定期开展专项督导。
- 加大经费投入: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结构,优先保障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等重点领域,2025年教育经费总投入预计增长8%。
- 营造良好环境:通过媒体宣传、典型示范等方式,凝聚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改革的共识,形成协同推进的工作合力。
表:河南省教育厅新政策重点领域及措施概览
| 领域 | 核心目标 | 具体措施 |
|---|---|---|
| 基础教育 | 促进优质均衡 | 城乡一体化配置、深化“双减”、师资轮岗 |
| 职业教育 | 深化产教融合 | 校企共建产业学院、动态调整专业、提升办学层次 |
| 高等教育 | 提升创新能力 | “双一流”建设、科研攻关、开放合作 |
| 保障机制 | 确保政策落地 | 督导考核、经费倾斜、环境营造 |
相关问答FAQs
Q1:此次新政策对缓解“择校热”问题有何具体举措?
A1:政策通过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改造力度,实行校长教师轮岗制,缩小校际差距,严格执行“免试就近入学”政策,规范招生行为,从源头上缓解“择校热”问题。
Q2:职业院校学生将如何从新政策中受益?
A2:职业院校学生将获得更多校企协同培养机会,通过“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等模式提升实践能力;职业本科院校的扩招为学生提供了升学通道,技能人才的社会认可度和就业质量也将显著提升。
此次新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河南省教育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通过系统施策、精准发力,必将为加快建设教育强省、服务中原更加出彩提供坚实支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