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双语网

江西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2025年新政策有哪些调整?

江西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作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要职能部门,承担着统筹推进全省教育法治建设、保障教育政策科学规范、维护教育公平正义的重要职责,其工作核心在于将国家教育法律法规与江西教育实际相结合,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和法治支撑。

江西省教育厅政策法规处

主要职能与工作定位

政策法规处的工作贯穿教育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具体职能可概括为“立、改、废、释、监”五大板块。

  • 政策制定与立法推动:牵头起草或修订地方性教育法规、政府规章及重要政策文件,如《江西省学前教育条例》《江西省义务教育条例》等,同时参与国家教育法律在江西的实施细则研究,确保上位法与地方实践有效衔接。
  • 政策合法性审查与风险评估:对教育厅出台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前置审查,确保内容不与法律法规冲突;对重大教育改革举措(如考试招生制度、学区划分政策等)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防范法律风险与舆情隐患。
  • 普法宣传与法治教育:统筹全省教育系统“八五”普法工作,通过“法律进校园”“宪法宣传周”等活动,提升师生法治素养;指导高校开设法治课程,推动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全覆盖,构建全方位教育法治宣传体系。
  • 行政执法与监督救济:规范教育行政执法行为,指导市县教育部门依法行政;牵头处理教育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维护师生和学校合法权益;开展教育“双减”、校外培训监管等专项执法检查,确保政策落地见效。
  • 体制改革与政策创新:围绕教育评价改革、“双减”政策落实、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等改革重点,开展政策调研与创新试点,为破解教育发展瓶颈提供法治解决方案。

工作成效与典型案例

近年来,政策法规处聚焦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推动多项政策落地生根,取得显著成效。

表:江西省教育法治建设重点工作成果(2025-2025年)

工作领域 具体成果 成效数据
地方立法 《江西省职业教育条例》修订实施 填补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规空白,新增12条激励条款
政策创新 推出“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省级试点 覆盖全省11个设区市、53个县区,推动资源均衡配置
执法规范化 建立省市县三级教育行政执法队伍 全省累计培训执法人员2000余人次,办案效率提升30%
普法教育 创建“依法治校示范校” 评出省级示范校156所,覆盖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阶段

在“双减”政策落实中,政策法规处牵头制定《江西省校外培训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明确违规培训行为处罚标准,2025年以来全省累计关停违规机构1200余家,有效减轻学生校外负担,在校园欺凌防治、学生申诉处理等方面,通过出台《江西省中小学学生欺凌防治工作指引》,建立“预防—处置—惩戒—帮扶”全链条机制,全省校园欺凌事件同比下降45%。

未来工作方向

面向“十四五”,政策法规处将围绕教育现代化目标重点推进三项工作:
一是完善教育法规体系,推动《江西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学校安全条例》等地方法规立法进程,填补终身学习、校园安全等领域制度空白;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教育政务服务流程,推进“互联网+监管”,提升教育治理数字化水平;三是强化法治监督,建立教育政策落实“回头看”机制,对“双减”、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等政策实施效果开展第三方评估,确保政策红利惠及每一位师生。

相关问答FAQs

Q1: 政策法规处如何处理教育领域的行政复议案件?
A: 政策法规处作为教育厅行政复议机构,实行“统一受理、分工审查、集体决定”机制,当事人可通过邮寄、线上平台等方式提交申请,处室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并组织调查取证;通过书面审查、听证等方式查明事实后,在60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对不服复议决定的可指导当事人提起行政诉讼,2025年以来,全省教育系统累计办理行政复议案件86件,纠错率12.8%,有效保障了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

Q2: 学校在制定校规校纪时如何确保合法合规?
A: 政策法规处要求学校制定校规校纪需遵循“合法、合理、民主、公开”原则:一是内容不得与《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抵触,如不得设置体罚、变相体罚条款;二是程序上需经教职工代表大会、家长委员会讨论,并面向师生公示;三是备案管理,学校校规需报主管教育部门备案,政策法规处定期开展合规性抽查,某中学曾因规定“学生染发一律退学”被责令修改,最终调整为“染发颜色需符合中学生行为规范”,既维护学校管理秩序,又保障学生人格尊严。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