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市教育局最新政策聚焦教育高质量发展,以优化资源配置、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师资建设为核心,旨在提升区域教育公平与质量,为培养新时代人才提供坚实保障。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均衡发展
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政策明确推进“优质教育资源扩容工程”,计划三年内投入5亿元,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20所,新增学位1.2万个,实施“城乡学校结对帮扶”计划,组织城区优质学校与乡村学校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通过师资交流、课程共享、教研联动等方式,提升乡村学校办学水平,将智慧教育纳入重点建设任务,为乡村学校配备智慧教室、在线学习平台,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全覆盖。
深化教学改革,提升育人质量
政策以“双减”为契机,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要求学校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开足开齐体育、艺术、劳动教育课程,确保学生每天校内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推进“分层教学”与“个性化作业”改革,禁止布置重复性、机械性作业,鼓励设计探究性、实践性作业,针对高中阶段,将启动“新高考选课走班”试点,完善生涯规划指导体系,帮助学生科学选科。
加强师资建设,夯实教育根基
师资队伍质量是教育发展的关键,政策提出“名师培育计划”,每年选派200名骨干教师赴国内名校研修,培养市级学科带头人50名、骨干教师200名,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对偏远地区教师发放专项津贴,并在职称评聘、住房保障等方面给予倾斜,建立“师德师风负面清单”制度,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评优的核心指标,强化教师职业操守。
保障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
针对留守儿童、随迁子女等群体,政策要求全面落实“两为主”原则,保障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完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关爱网络,通过心理辅导、课后托管等措施,解决留守儿童成长难题,对于残疾学生,推行“融合教育”,确保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不低于99%。
相关政策实施进度表
| 领域 | 主要措施 | 实施时间节点 |
|---|---|---|
| 资源配置 | 新建改扩建学校20所 | 2025-2025年 |
| 教学改革 | 分层教学全面推行 | 2025年秋季学期起 |
| 师资建设 | 名师培育计划启动 | 每年持续实施 |
| 特殊群体保障 | 随迁子女入学政策落实 | 2025年9月前完成 |
相关问答FAQs
问:政策中提到的“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具体如何实施?
答:由市教育局统筹,城区优质学校与乡村学校签订帮扶协议,内容包括:互派教师驻点教学、共享优质课程资源、联合开展教研活动、捐赠教学设备等,帮扶周期为3年,每年评估成效,确保帮扶落到实处。
问:如何保障“双减”政策下学生的作业质量?
答:市教育局建立“作业设计质量监控机制”,要求学校成立作业审核小组,对作业的难度、类型、总量进行把关,开通家长反馈渠道,对违规布置作业的行为严肃处理,确保作业减量不减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