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双语网

云南2025学前教育新政策有哪些变化?家长最需关注什么?

近年来,云南省学前教育事业在政策推动下实现了快速发展,普惠性资源持续扩大,保教质量稳步提升,为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要求,云南省结合边疆民族地区实际,出台了一系列最新政策,旨在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质量优良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云南省学前教育最新政策

政策背景与总体目标

云南省学前教育最新政策以《“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为核心,聚焦“幼有所育”向“幼有优育”转变,总体目标包括:到2025年,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以上,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成1所公办幼儿园,农村地区学前教育资源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政策特别强调向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和农村倾斜,推动学前教育公平发展。

重点政策措施

(一)扩大普惠性资源供给

  1. 公办园建设:实施“公办园能力提升工程”,通过新建、改扩建、小区配套园移交等方式,增加公办园学位供给,2025-2025年,计划投入专项资金30亿元,新建公办园200所,改扩建300所。
  2. 普惠性民办园扶持:对普惠性民办园给予生均经费补贴,补贴标准为每生每年600-1200元(地区差异),并减免租金、培训教师等,鼓励民办园提供普惠服务。

(二)提升保教质量

  1. 课程与教学改革:推行“游戏化教学”模式,严禁“小学化”倾向,开发具有云南民族文化特色的园本课程,如傣族、白族、彝族等传统文化融入日常教学。
  2. 师资队伍建设:实施“幼师培养计划”,每年定向培养500名乡村幼儿教师,建立省级幼儿教师培训基地,确保每位教师每五年完成360学时培训。

(三)健全保障机制

  1. 经费保障:建立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各级财政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预算,确保学前教育财政性投入占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比例不低于5%。
  2. 安全监管:落实幼儿园安全主体责任,建立“一园一警”制度,定期开展食品安全、消防安全检查,2025年前实现所有幼儿园视频监控全覆盖。

政策实施成效与挑战

(一)阶段性成效

  • 资源覆盖扩大:截至2025年底,全省幼儿园达1.2万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2%,较2025年提升10个百分点。
  • 质量提升显著:创建省级示范园150所,一级幼儿园300所,农村地区幼儿园“小学化”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二)面临挑战

  1. 城乡差距:部分偏远山区幼儿园硬件设施不足,专业教师流失率较高。
  2. 经费压力:县级财政对学前教育投入能力有限,普惠性民办园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

未来发展方向

政策明确将数字化转型作为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计划2025年前实现所有幼儿园“智慧校园”全覆盖,通过远程教研、资源共享等方式提升农村地区教育质量,加强家庭与幼儿园协同育人,建立“家园共育”指导中心,提升科学育儿水平。

相关政策支持体系

政策领域 具体措施 目标指标
资源供给 新建公办园200所,改扩建300所 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50%
师资建设 定向培养乡村幼师500名/年,省级培训覆盖率100% 教师持证率≥90%
质量提升 开发10个省级民族文化特色课程资源包 一级及以上幼儿园占比≥40%
信息化建设 实现“智慧校园”全覆盖,建立省级学前教育资源云平台 农村幼儿园信息化教学设备配备率≥95%

相关问答FAQs

Q1:云南省学前教育最新政策对农村地区有哪些倾斜措施?
A1:政策重点向农村地区倾斜,包括:①实施“一村一幼”工程,确保行政村学前教育资源全覆盖;②对农村公办园给予生均经费额外补贴,标准高于城市园10%-20%;③定向培养乡村幼儿教师,并提供住房、交通等补贴;④推进“城乡幼儿园结对帮扶”,通过“名校+弱校”模式提升农村园保教质量。

Q2:如何保障普惠性民办园的可持续发展?
A2:通过“三位一体”保障机制:①财政补贴,对普惠性民办园按生均标准发放补贴,并动态调整;②政策支持,减免租金、税费,优先提供教师培训名额;③质量监管,建立普惠性民办园退出机制,对连续两年评估不合格的取消资质,同时鼓励优质民办园扩大普惠服务规模,确保普惠性资源稳定供给。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