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川省持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通过四川教育网陆续推出多项关键政策,旨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为建设教育强省奠定坚实基础,以下梳理十条核心政策要点,助力公众全面理解四川教育发展新动向。

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县(市、区)创建
明确到2025年全省60%以上县(市、区)达到国家评估标准,通过集团化办学、学区化治理等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重点解决“择校热”“大班额”问题。 - 
乡村教育振兴计划
实施“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推动优质学校与乡村学校结对帮扶,2025-2025年投入50亿元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和职称评聘倾斜政策。 - 
“双减”政策深化落实
建立作业设计质量提升机制,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规范校外培训,推行“黑白名单”制度,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 
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协同创新
-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
推动职业院校与产业园区、龙头企业共建实训基地,2025年前重点建设50所省级“双高计划”院校和100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完善“职教高考”制度,畅通中职-高职-本科贯通培养渠道。 - 
高等教育学科专业优化
围绕四川“5+1”现代工业体系,增设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急需专业,淘汰不适应产业发展的落后专业,支持高校共建10个国家级、30个省级重点实验室。 - 
高校“双一流”建设推进
加大对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双一流”高校支持力度,实施“一流学科培优计划”,推动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协同攻关,力争新增2-3个学科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 
教育保障与公平机制完善
- 
学生资助体系扩面提标
建立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全覆盖的资助政策,2025年起将普惠性幼儿园生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至每生每年1200元,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不漏一人”。 - 
教师队伍建设强化
实施“新时代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五年培养省级名师名校长500名;推进“县管校聘”改革,推动教师县域内均衡配置,将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考核第一标准。 - 
智慧教育赋能工程
建设“四川智慧教育平台”,整合优质数字教育资源,2025年前实现所有学校千兆光纤网络全覆盖,开展“三个课堂”(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常态化应用。 - 
校园安全与心理健康教育
建立校园安全“网格化”管理机制,每学期开展应急演练;要求中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建立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机制。 
四川教育网十条政策要点概览
| 政策类别 | 目标/成效 | |
|---|---|---|
| 基础教育优质均衡 | 集团化办学、乡村教育振兴、“双减”深化 | 2025年60%县达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标准 | 
| 职业教育提质培优 | 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高计划”建设、职教高考贯通 |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产业发展 | 
| 高等教育学科优化 | 增设急需专业、高校“双一流”建设、科研协同攻关 | 新增2-3个国家级“双一流”学科 | 
| 教育保障与公平 | 学生资助全覆盖、教师队伍建设、智慧教育平台建设 | 实现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 | 
相关问答FAQs
Q1:四川教育网推出的政策如何保障乡村教育质量?
A1:通过“城乡学校共同体”推动优质学校与乡村学校结对,选派骨干教师支教;投入专项资金改善乡村学校硬件设施,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职称评聘倾斜及住房保障等政策,同时利用“三个课堂”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确保乡村学生“有学上”“上好学”。  
Q2:“双减”政策下,四川如何平衡学校教育与校外培训的关系?
A2:学校需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课后服务质量,开设艺术、体育、科普等特色课程;严格规范校外培训,通过“黑白名单”动态监管培训机构,严禁超前超纲培训、学科类培训机构占用节假日上课,同时畅通家长监督渠道,确保“双减”政策落地见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