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区教育局最新政策

近年来,吴中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发展理念,持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致力于提升区域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为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需求,吴中区教育局近期出台了一系列最新政策,涵盖基础教育、师资建设、数字化转型、家校协同等多个方面,旨在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为全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公平的教育服务。
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促进优质均衡发展
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
为破解“择校热”难题,吴中区教育局进一步推进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改革,通过名校带新校、强校扶弱校的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截至目前,全区已组建12个教育集团,涵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45所,实现集团内课程共享、师资流动、管理互通,2025年,计划新增3个教育集团,重点覆盖农村地区和新建小区学校,确保适龄儿童就近“上好学”。
优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
针对区域人口变化趋势,吴中区教育局科学规划学校布局,加快新建、改扩建学校项目,2025年,全区将投入5.2亿元,推进6所学校新建工程和8所学校改扩建项目,预计新增学位5400个,优化小班化教学试点,在小学一年级全面推行小班化教学模式,班级规模控制在35人以内,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加强“双减”政策落地见效
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吴中区教育局出台《“双减”工作提质增效实施方案》,明确作业管理、课后服务、校外培训监管等具体要求,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服务时间延长至18:00,开设艺术、体育、科技等特色课程200余门,建立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制度,定期公布合规机构名单,严厉打击违规培训行为。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专业素养
完善教师培养机制
吴中区教育局实施“名师培育工程”,建立“新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四级培养体系,2025年,计划培训教师5000人次,其中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培训占比不低于30%,推进“区管校聘”改革,打破教师流动壁垒,促进优质师资均衡配置。
提高教师待遇保障
为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吴中区教育局提高教师工资待遇,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水平,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对在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教师给予表彰奖励,激发教师队伍活力。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出台《吴中区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负面清单》,明确师德“红线”和“底线”,实行师德失范“一票否决制”,定期开展师德专题培训,引导教师树立“四有”好老师标准,争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赋能智慧教育
建设智慧校园基础设施
吴中区教育局投入1.8亿元,推进“智慧校园”全覆盖工程,实现千兆宽带到校、无线网络全覆盖,配备智能交互黑板、录播系统等现代化教学设备,2025年,将完成30所学校的智慧校园建设,力争三年内实现全区中小学智慧校园100%覆盖。
推广“互联网+教育”应用
依托“吴中教育云平台”,整合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实现城乡学校资源共享,开展“三个课堂”(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建设,通过直播、录播等形式,让农村学生共享城区优质课程,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试点AI作业批改、个性化学习推荐等技术应用。
提升师生数字素养
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2025年计划培训教师3000人次,提升教师运用数字工具开展教学的能力,开设学生信息科技课程,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
强化家校社协同,构建育人共同体
完善家校沟通机制
吴中区教育局建立“家长学校”常态化工作机制,每学期至少开展2次家庭教育指导活动,帮助家长树立科学教育观念,推广“家校共育平台”,实现学校、家长实时沟通,共同关注学生健康成长。
整合社会教育资源
联合科技馆、博物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场所,建立10个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开展研学旅行、社会实践等活动,拓宽学生视野,引入社会志愿者力量,参与课后服务和校园管理,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格局。
加强特殊群体教育保障
针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吴中区教育局实施“一对一”帮扶计划,落实资助政策,确保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推进融合教育,在义务教育学校设立资源教室,为残疾学生提供个性化支持。
政策实施保障措施
为确保政策落地见效,吴中区教育局建立“三项保障机制”:
- 组织保障:成立教育改革专项工作组,明确各部门职责,定期召开推进会,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 经费保障:加大财政投入,2025年教育经费预算同比增长8%,重点向农村学校、薄弱环节倾斜。
 - 督导评估:将政策落实情况纳入学校年度考核,定期开展专项督导,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相关问答FAQs
问:吴中区教育局在推进“双减”政策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
答:吴中区教育局通过“三强化”落实“双减”政策:一是强化作业管理,建立作业公示和审核制度,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作业时间不超过60分钟;二是强化课后服务,推行“5+2”模式(每周5天、每天至少2小时),开设兴趣拓展、作业辅导等课程;三是强化校外培训监管,建立“黑白名单”制度,严厉打击学科类违规培训,规范非学科类培训行为。  
问:如何保障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
答:吴中区教育局通过“三提升”保障农村学校教育质量:一是提升师资水平,实施“城乡教师交流计划”,每年选派100名城区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二是提升硬件设施,推进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实现教学仪器、信息化设备全覆盖;三是提升资源共享,通过“三个课堂”和“教育云平台”,让农村学生共享城区优质课程和教学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