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双语网

厦门市教育局政策法规处2025年新政策有哪些调整?

厦门市教育局政策法规处作为教育行政管理体系中的关键部门,承担着统筹全市教育法治建设、推动政策落地实施、规范教育依法行政的重要职能,其工作既涉及宏观政策的顶层设计,也涵盖微观执行的细节把控,为厦门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和法治支撑。

厦门市教育局政策法规处

核心职能与工作定位

政策法规处的核心职能围绕“立、改、废、释、督”五个字展开,具体包括:教育政策研究与起草、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教育行政执法监督、依法行政统筹推进、教育普法宣传以及法律纠纷处理等,在职能定位上,该处扮演着“参谋部”“把关人”“推动者”的三重角色:为教育决策提供法治层面的专业建议,确保政策文件符合法律法规要求,并通过监督指导推动各级各类学校依法办学、规范管理。

重点工作领域与实践成效

(一)教育政策体系建设

政策法规处聚焦厦门教育改革发展重点任务,牵头或参与制定了一系列具有前瞻性、针对性的政策文件,在“双减”政策落地过程中,该处联合多部门出台《厦门市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实施方案》,从作业设计、课后服务、培训机构监管等维度细化措施,确保政策精准落地,在职业教育领域,推动产教融合政策创新,制定《厦门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施细则》,促进校企协同育人,助力厦门建设技能型社会。

(二)依法行政与法治政府建设

为提升教育系统依法行政水平,政策法规处建立了覆盖全流程的规范性文件管理机制,2025年以来,累计完成教育类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32件,清理废止过期文件15件,确保政策体系的时效性和权威性,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规范招生、收费、安全等领域的执法行为,近三年累计处理教育行政执法案件28起,法定期限内办结率100%。

(三)教育普法与依法治校

将普法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政策法规处组织开展了“教育法治宣传月”“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等活动,推动全市100%中小学配备法治副校长,开发《青少年法治教育读本》,覆盖学生超20万人次,在依法治校方面,指导学校完善章程建设,建立家长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等民主治理机制,目前全市已有85%的学校达到“市级依法治校示范校”标准。

(四)教育纠纷化解与权益保护

针对招生入学、师德师风、学生伤害事故等易发纠纷,政策法规处建立了“调解—仲裁—诉讼”多元化解机制,近三年累计处理教育信访咨询件1200余件,调解成功率超90%;联合市司法局设立教育纠纷调解中心,聘请专业律师、教育专家组成调解团队,成功化解重大纠纷45起,有效维护了师生合法权益和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创新举措与未来方向

为适应新时代教育治理需求,政策法规处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开发“教育政策法规信息库”平台,实现政策文件、案例解读、法律咨询等一站式服务;开展“教育政策进社区”活动,通过政策宣讲会、线上直播等形式,提升社会对教育政策的知晓度和认同感。

该处将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强教育立法研究,推动《厦门市学前教育条例》《厦门市终身学习促进条例》等地方法规的调研起草;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教育审批流程,推行“一网通办”;三是强化法治教育品牌建设,打造具有厦门特色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为教育现代化提供更坚强的法治保障。

教育政策法规工作成效概览(2025-2025年)

工作领域 核心指标 完成情况
政策制定 规范性文件出台数量 48件
合法性审查 审查通过率 100%
依法治校 市级示范校占比 85%
教育纠纷化解 调解成功率 90%
普法教育覆盖面 师生参与法治活动人次 超50万人次

相关问答FAQs

Q1:厦门市教育局政策法规处如何处理家长对学校招生政策的咨询?
A1:家长可通过“厦门教育”政务服务平台、“12345政务服务热线”或现场咨询等方式提出疑问,政策法规处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答复,涉及复杂问题的将组织相关部门联合研究,确保政策解读准确、执行规范,每年招生季前会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发布政策解读图文和视频,并举办线上答疑会,畅通沟通渠道。

Q2:学校在制定内部管理制度时,如何确保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A2:政策法规处为学校提供“制度合规性指导服务”:一是定期组织学校负责人和法制专员开展专题培训,解读《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二是在学校制定管理制度前,提供预审服务,重点审查内容是否与上位法冲突、程序是否民主合法;三是汇编《学校管理制度合规指引》,涵盖招生、收费、安全管理等12类常见制度模板,供学校参考使用。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