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11月份正值秋季转冬季,气温逐渐降低,昼夜温差增大,同时干燥天气易引发各类安全隐患,为确保幼儿在园期间的安全与健康,需重点关注季节性安全风险,强化日常安全管理,提升师幼安全防护意识,以下从多个维度梳理11月份幼儿园安全常识要点,为幼儿营造安全、温馨的成长环境。

日常活动安全:细节处筑牢防护网
入园与离园环节
11月份早晨常伴有浓雾或低温,需安排专人负责园门口秩序,引导幼儿有序进入,避免拥挤推搡,离园时严格执行接送卡制度,对未按时接送的幼儿及时与家长联系,确保幼儿交接安全,针对雨天路滑,园门口铺设防滑垫,设置“小心地滑”警示标识,提醒家长和幼儿慢行。
户外活动防护
秋季干燥,幼儿户外活动易静电摩擦引发火灾,需定期检查活动场地内的玩具、器械是否有尖锐边角或松动部件,及时维修更换,根据气温变化灵活调整户外活动时间,遇大风、降温等恶劣天气,改为室内活动,活动前检查幼儿着装,避免穿带绳带、饰品的衣物,防止缠绕风险。
用餐与午睡管理
11月份食物易受细菌污染,食堂需严格执行食材采购、储存、加工规范,确保食物煮熟煮透,午睡时加强巡视,注意幼儿盖被情况,防止踢被子受凉;对体弱或易出汗的幼儿,可为其准备吸汗巾,及时更换潮湿衣物,避免感冒。
季节性疾病预防:健康守护不松懈
传染病防控
11月份是流感、手足口病、诺如病毒等传染病高发期,需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发现发热、皮疹、呕吐等症状幼儿,立即隔离并通知家长接回就医,每日对教室、玩具、餐具进行消毒(含氯消毒液擦拭或浸泡),保持室内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增强幼儿抵抗力
通过合理膳食为幼儿补充维生素,多摄入南瓜、梨、苹果等当季蔬果;引导幼儿养成勤洗手、正确洗手(七步洗手法)的习惯,尤其在餐前、如厕后,开展“秋季防病”主题教育活动,通过绘本、儿歌等形式帮助幼儿了解防病知识。
消防安全与应急演练:防患于未“燃”
消防设施检查
每月对园内消防器材(灭火器、消防栓、应急照明灯)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压力正常、配件齐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保持畅通,严禁堆放杂物,组织教职工学习消防器材使用方法,掌握初期火灾扑救技能。
应急疏散演练
11月份开展一次消防应急疏散演练,演练前明确疏散路线、集合地点,要求幼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姿前行,避免拥挤踩踏,演练后总结不足,优化应急预案,提升师幼应急反应能力。
居家安全提示:家园共育促安全
幼儿园需通过家长会、微信群等渠道,向家长普及11月份居家安全常识:
- 取暖安全:使用取暖设备时远离易燃物,不让幼儿单独使用电暖器、热水袋;
- 饮食安全:不给幼儿食用生冷、辛辣食物,避免暴饮暴食;
- 出行安全:雾天能见度低,家长接送幼儿时需减速慢行,遵守交通规则。
安全隐患排查清单(重点检查项)
| 检查区域 | 处理要求 | |
|---|---|---|
| 教室 | 电线是否裸露、玩具是否松动 | 立即修复或更换 |
| 卫生间 | 防滑垫是否完好、水龙头是否漏水 | 补齐或维修 |
| 食堂 | 食材保质期、消毒设备运行情况 | 清理过期食材,检修设备 |
| 户外场地 | 地面是否湿滑、器械是否稳固 | 清理积水,固定松动部件 |
安全意识培养: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
通过情景模拟、安全故事、安全儿歌等形式,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开展“不给陌生人开门”“安全上下楼梯”等主题活动,让幼儿在互动中学会识别危险、自我保护,鼓励幼儿担任“安全小卫士”,监督同伴遵守安全规则,增强责任意识。
相关问答FAQs
Q1:11月份幼儿在园期间突发感冒,幼儿园应如何处理?
A1:若幼儿出现发热、咳嗽等感冒症状,保育员立即将其带至隔离室,测量体温并观察症状;同时通知家长接幼儿就医,并告知其病情及注意事项,对患儿接触过的物品、场所进行消毒,班级内加强通风,密切观察其他幼儿身体状况,避免交叉感染。
Q2:冬季来临,如何预防幼儿在园内滑倒摔伤?
A2:一是卫生间、走廊等易湿滑区域铺设防滑垫,并设置“小心地滑”警示标识;二是雨天及时擦干地面积水,在门口放置吸水地垫;三是教育幼儿走路时不追逐打闹,遇到湿滑地面绕行或缓慢通过;四是户外活动前检查场地,清除积水、冰块等障碍物,确保活动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