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学前教育新政策近年来,河南省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发展,将其作为重要的民生工程和教育改革的重点领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策,旨在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回应了人民群众对“幼有所育”的热切期盼,更为河南省学前教育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政策背景与核心目标
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学前教育资源曾长期面临“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和三孩政策实施,学前教育需求持续增长,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城乡发展不平衡、师资队伍薄弱等问题日益凸显,为此,河南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等文件精神,明确提出到2025年,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2%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5%以上,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以上的目标,着力构建“政府主导、多元参与、保育为主、科学规范”的学前教育发展新格局。
主要政策内容
(一)扩大普惠性资源供给
-
强化公办园主渠道作用
各级政府将公办园建设纳入城乡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落实新建小区配套园“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政策,对配套园未移交当地政府的,由政府限期收回,办成公办园或普惠性民办园,2025-2025年,全省计划新建、改扩建公办园1000所,重点向农村地区、城市薄弱区域倾斜。 -
支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
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减免租金、派驻公办教师、补贴生均经费等方式,引导民办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建立普惠性民办园动态调整机制,对收费合理、质量达标的民办园给予每生每年不低于200元的财政补助,确保普惠性资源覆盖面持续提升。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
完善师资培养体系
支持地方高校、职业院校增设学前教育专业,扩大师范生公费教育规模,每年培养专科以上层次幼儿教师5000人以上,实施“幼儿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开展全员培训和专项研修,重点提升教师保教能力、师德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
保障教师待遇权益
严格落实公办园教师事业编制、工资待遇、社会保险等政策,普惠性民办园教师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1.5倍,并逐步达到同工同酬,将民办园教师纳入教师职称评聘、评优评先范围,增强职业吸引力。
(三)提升保教质量
-
规范办园行为
制定《河南省幼儿园办园基本标准》,对幼儿园办园条件、安全卫生、保育教育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建立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定期开展办园行为评估,严禁“小学化”教学倾向,纠正“重教轻保”行为。 -
深化课程改革
推广“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育理念,开发具有河南地方特色的园本课程资源,建立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机制,开展“幼小衔接”实验区、实验园创建,帮助幼儿平稳过渡到小学教育。
(四)健全经费保障机制
-
加大财政投入
各级政府将学前教育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确保学前教育财政性经费占比达到同级教育经费的5%以上,建立学前教育成本分担机制,规范收费管理,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收费标准实行政府指导价,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
完善资助体系
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残疾儿童等群体,免除保教费并给予生活补助,实现资助政策全覆盖,鼓励社会力量通过设立奖学金、捐赠等方式支持学前教育发展。
政策实施成效与挑战
(一)阶段性成效
截至2025年底,河南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1.5%,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3.2%,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提升至48.6%,较2025年分别提高5.2个、10.5个和12.8个百分点,教师队伍规模不断扩大,专科以上学历教师占比达到78%,较2025年增长9个百分点;“小学化”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幼儿园游戏化教学普及率超过90%。
(二)面临的挑战
尽管政策成效显著,但河南省学前教育仍面临一些挑战:农村地区资源总量不足、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民办园教师待遇保障仍需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择园热”现象尚未完全缓解;科学保教理念有待进一步普及,家园协同育人机制需完善。
未来发展方向
下一步,河南省将持续深化学前教育改革,重点推进以下工作:一是优化资源布局,实施农村学前教育补短板工程,力争2025年实现农村公办乡镇中心园全覆盖;二是加强师资建设,扩大公办园教师招聘规模,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三是推进优质均衡,通过“城乡结对”“集团化办园”等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范围;四是强化数字赋能,建设省级学前教育管理平台,推动优质数字资源共享。
相关问答FAQs
问:新政策对普惠性民办园有哪些具体支持措施?
答:河南省对普惠性民办园的支持措施主要包括:一是财政补贴,对符合条件的普惠性民办园按在园幼儿人数给予生均经费补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200元;二是师资支持,通过派驻公办教师、组织教师培训等方式提升师资水平;三是收费管理,实行政府指导价,控制收费标准,同时保障合理办园空间;四是评优评先,将普惠性民办园纳入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对表现突出的园所给予表彰奖励。
问:如何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教学倾向?
答:河南省通过多措并举防治“小学化”:一是制定《幼儿园去“小学化”专项治理方案》,严禁教授小学课程内容、布置书面作业、组织学科性考试等;二是加强教师培训,推广游戏化教学方法,提升教师科学保教能力;三是建立家长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引导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四是强化督导评估,将“去小学化”情况纳入幼儿园年检和办园质量评估,对违规园所责令整改并通报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