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双语网

河南2025义务教育新政策有哪些变化?对升学有啥影响?

河南省义务教育阶段政策始终以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近年来通过一系列系统性改革与制度创新,推动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迈向优质均衡,为全省千万适龄儿童少年提供了更加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保障,以下从政策体系、关键举措、实施成效等方面进行梳理。

河南省义务教育阶段政策

政策体系构建:强化顶层设计与制度保障

河南省义务教育阶段政策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为根本遵循,结合省情相继出台《河南省义务教育条例》《河南省“十四五”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规划》等文件,形成了“省级统筹、市县落实”的治理格局,政策重点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政府举办义务教育的主体责任,将义务教育发展纳入地方政府绩效考核体系,确保教育经费、教师资源、办学条件向农村地区、薄弱学校和特殊群体倾斜,构建起覆盖城乡、布局合理、保障有力的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关键举措:多维度推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

(一)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

针对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问题,河南省实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攻坚计划”,通过“城乡学校结对”“名校+薄弱校”“教育集团化办学”等模式,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2025年以来,累计投入超过2000亿元,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5000余所,新增学位300余万个,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推进“互联网+教育”工程,实现全省义务教育学校多媒体教室全覆盖,城乡学校通过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共享优质教学资源,有效缩小了区域、城乡、校际差距。

(二)保障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

  1. 随迁子女入学:落实“两为主、两纳入”政策,简化随迁子女入学流程,保障以全日制形式接受义务教育,2025年全省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达92%。
  2. 留守儿童关爱:建立留守儿童“一人一档”关爱体系,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配备生活指导教师和心理健康辅导员,目前全省农村留守儿童寄宿率达85%。
  3. 残疾儿童教育: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通过特教学校就读、普通学校随班就读、送教上门三种方式,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稳定在99%以上。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育人质量

  1. 课程与教学改革: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推进“双减”政策落地,规范校外培训,加强作业设计研究,提升课堂教学效率,2025年,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覆盖率达100%,参与学生超1200万人次。
  2. 教师队伍建设:实施“特岗计划”“公费师范生培养”等项目,十年累计招聘特岗教师11万名,补充到农村学校;建立教师“县管校聘”管理制度,推动教师交流轮岗,2025年县域内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比例达15%。
  3. 评价体系改革: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强化过程性评价,破解“唯分数、唯升学”倾向。

(四)经费保障机制持续完善

河南省建立“统一领导、以县为主、省级统筹”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将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2025年,全省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基准标准为:普通小学每年生均不低于650元,初中不低于850元,对农村地区、寄宿制学校、规模较小学校按标准提高30%-100%拨付,确保学校正常运转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

实施成效与未来展望

经过多年努力,河南省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巩固提升,2025年全省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6.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教育差距持续缩小,县域义务教育校际差异系数降至0.45以下,优质均衡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

河南省将聚焦“优质均衡”目标,持续加大投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深化教育数字化转型,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义务教育。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河南省如何保障农村偏远地区学校的师资力量?
解答:河南省通过多项措施加强农村师资保障:一是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面向全国招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任教,并落实工资、社保等待遇;二是推进“银龄讲学计划”,鼓励退休优秀教师到农村支教;三是建立“教师周转房”制度,解决农村教师住房问题;四是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根据艰苦程度给予每月300-1000元不等的补助,并优先保障农村教师职称评聘、培训进修等机会,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问题2:“双减”政策在河南省义务教育阶段如何落地见效?
解答:河南省“双减”政策落地主要从三方面推进:一是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和时长,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不超过90分钟,并建立作业公示制度;二是提升课后服务质量,推行“5+2”模式(每周5天、每天至少2小时),提供科普、文体、艺术等多样化课后服务,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三是规范校外培训,严格审批学科类培训机构,严禁超标超前培训,并常态化开展执法检查,切实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