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双语网

2025幼儿园生活安全小常识100条,家长必看,孩子安全怎么保障?

幼儿园生活安全小常识是保障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涵盖日常活动、饮食、交通、居家等多个方面,以下从不同场景梳理关键安全要点,帮助家长和教师共同守护幼儿安全。

幼儿园生活安全小常识100条

入园与离园安全

  1. 固定接送人员:家长需提前与幼儿园约定固定接送人,如需临时更换需提前告知教师。
  2. 身份核验:接送时主动出示接送卡,配合教师核验身份,严禁陌生人接领。
  3. 按时接送:不迟到、不早退,避免幼儿在无人看管区域逗留。
  4. 安全着装:不佩戴项链、手链等尖锐饰品,不穿带有绳带、亮片的衣物,防止刮伤或误吞。
  5. 晨检配合:每日入园主动配合晨检,如有发热、皮疹等症状及时告知并居家观察。

活动与游戏安全

  1. 大型玩具使用:玩滑梯时需排队,不推挤、不倒滑;玩秋千时保持安全距离,待停稳后再上下。
  2. 区域活动规则:进入美工区不将颜料、蜡笔放入口鼻;建构区轻拿轻放积木,不抛掷。
  3. 户外活动防护:奔跑时不猛冲,避免碰撞;玩沙、玩水后及时清洁双手,防止误入眼睛。
  4. 体育活动安全:做操、跑步时遵循教师指令,不擅自离开队伍,避免扭伤或摔伤。
  5. 应急疏散演练:熟悉消防通道位置,演练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姿有序撤离。

饮食与饮水安全

  1. 餐前洗手:用七步洗手法彻底清洁双手,再进餐。
  2. 细嚼慢咽:不边吃边跑,避免食物呛入气管;坚果、果冻等易窒息食物需教师看护进食。
  3. 餐具使用:不玩弄餐具,不将筷子、勺子指向他人。
  4. 饮食禁忌:过敏体质幼儿需提前告知过敏食物(如花生、海鲜),教师特殊安排餐食。
  5. 水温适宜:饮水前先试温,饮用温水,避免烫伤;不喝生水,不随意接饮自来水。

午休与睡眠安全

  1. 床铺检查:午休前检查床铺有无尖锐异物,被褥不盖过口鼻,保证呼吸顺畅。
  2. 睡姿正确:建议右侧卧或仰卧,不蒙头睡觉,避免窒息风险。
  3. 巡护观察:教师每15分钟巡查一次,观察幼儿呼吸、面色,及时盖被或叫醒排尿。
  4. 独自离床:午休期间不擅自离开床铺,如需上厕所应举手告知教师。
  5. 异物预防:不将小玩具、发卡等物品带入床上,防止睡眠中误吞或窒息。

卫生与疾病预防安全

  1. 个人物品专用:毛巾、水杯、餐具专人专用,不混用,避免交叉感染。
  2. 咳嗽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遮挡,不随地吐痰。
  3. 伤口处理:轻微擦伤立即告知教师,由专业人员用碘伏消毒,不擅自涂抹药膏。
  4. 传染病防控:患传染病(如手足口、水痘)需居家隔离,康复后持医院证明返园。
  5. 定期通风:教室每日通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保持空气新鲜。

交通安全

  1. 步行安全:过马路走斑马线,不闯红灯,不在马路上追逐打闹。
  2. 乘车安全:乘坐私家车需使用儿童安全座椅,未满12岁不坐副驾驶;乘坐公交车时待车辆停稳后上下,不将头手伸出窗外。
  3. 园内交通:不在园内骑车、滑板车,避开车辆行驶区域。
  4. 识别标志:认识红绿灯、斑马线等交通标志,理解“红灯停、绿灯行”规则。
  5. 紧急求助:与家长走散时找警察、保安或穿制服的工作人员求助,不跟陌生人走。

防走失与防拐骗安全

  1. 牢记信息:熟记家长姓名、电话、家庭住址,不向陌生人透露个人信息。
  2. 拒绝诱惑:不接受陌生人的食物、玩具,不随陌生人离开幼儿园。
  3. 教师陪伴:户外活动时不擅自脱离集体,如需暂时离开需告知教师并约定返回时间。
  4. 家庭密码:与家人约定安全密码,陌生人说出密码也需拒绝跟随。
  5. 情景演练:定期开展防拐骗演练,模拟陌生人搭讪场景,提高幼儿警惕性。

居家延伸安全

  1. 用电安全:不触摸插座、开关,不用湿手碰电器;家长需安装防触电保护盖。
  2. 用气安全:燃气灶旁不堆放易燃物,使用时需成人看管,使用后关闭阀门。
  3. 门窗安全:不攀爬窗户、阳台,不将身体探出窗外;低层家庭安装防护网。
  4. 尖锐物品:剪刀、刀具等放在幼儿无法触及的地方,使用时需成人指导。
  5. 药品管理:药品存放在药箱并上锁,不随意服用家长未指定的药物。

应急处理常识

  1. 火灾逃生:遇火灾时用湿毛巾捂口鼻,弯腰沿安全通道撤离,不乘坐电梯。
  2. 地震避险:室内躲在桌子下、墙角等三角区域,室外远离建筑物、大树。
  3. 烫伤处理:被热水烫伤后立即用冷水冲15-20分钟,不涂抹牙膏、酱油等。
  4. 流鼻血应对:身体前倾,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翼两侧,张口呼吸,头后仰。
  5. 异物卡喉: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或立即送医,不强行拍打背部。

其他安全注意事项

  1. 不玩火:打火机、火柴等物品收好,发现玩火行为及时制止并教育。
  2. 不玩水:不独自在浴缸、水桶旁玩耍,防止溺水。
  3. 不玩电:不拉扯电线,不拆卸电器。
  4. 遵守规则:在室内不追逐打闹,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推挤。
  5. 求助方式:110”“119”“120”等紧急电话,会清晰说明地点和情况。

幼儿安全行为规范速查表

场景 禁止行为 正确行为
进餐 边吃边跑、玩弄食物 坐稳细嚼、餐前洗手
户外活动 推挤、倒滑滑梯 排队等候、按规则使用玩具
午休 蒙头睡、玩床上小物 右侧卧、不携带危险物品
乘车 头手伸出窗外、坐副驾驶 使用安全座椅、系好安全带
应急疏散 拥挤、乘坐电梯 低姿撤离、沿安全通道

相关问答FAQs

问:发现幼儿误食小玩具,家长和教师应如何处理?
答:首先保持冷静,不要试图催吐或自行抠喉,以免造成二次伤害,立即观察幼儿有无呼吸困难、面色发青等窒息症状,如有立即拨打120并采用海姆立克急救法,若幼儿无明显症状,也需尽快送医检查,通过X光确认是否消化道内有异物,避免划伤肠道或造成梗阻。

问:夏季如何预防幼儿中暑?
答:① 合理安排户外活动时间,避开正午高温时段(11:00-15:00);② 穿着透气、宽松的棉质衣物,戴遮阳帽;③ 随时补充水分,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绿豆汤;④ 教室配备空调或风扇,保持温度适宜(26℃左右);⑤ 密切观察幼儿状态,如出现头晕、出汗过多、面色苍白等症状,立即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并用湿毛巾降温,严重时及时就医。

安全无小事,细节护成长,通过家园共同配合,帮助幼儿建立安全意识,掌握自我保护技能,才能为他们的健康成长筑起坚实防线。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