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双语网

衡水市安平县2025年最新教育政策有哪些调整?

近年来,衡水市安平县始终将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教育政策,推动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从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到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安平县的教育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衡水市安平县的教育政策

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安平县聚焦“城乡教育一体化”目标,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近年来,累计投入资金超5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及幼儿园23所,新增学位1.2万个,有效解决了“入学难”“大班额”等问题,通过“名校+弱校”“城乡结对”等模式,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城乡、校际差距逐步缩小。

为保障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安平县全面落实“两为主、两纳入”政策,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并建立留守儿童关爱体系,设立心理辅导室和亲情热线,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安平县大力推进课程改革与课堂创新,在义务教育阶段,推行“双减”政策,严控作业总量和考试次数,同时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开设艺术、体育、科技等特色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中阶段则聚焦新高考改革,加强选课走班教学管理,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安平县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3000余万元建设“智慧教育”平台,实现全县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通过“专递课堂”“名师课堂”等形式,让农村学生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加强队伍建设,夯实教育发展根基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安平县通过“引才、育才、留才”三措并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实施“人才强教”战略,近三年公开招聘教师500余人,其中硕士以上学历占比达15%;加强教师培养培训,建立“县—校”两级培训体系,每年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超2000人次,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为激发教师队伍活力,安平县完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对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予以表彰,同时落实教师待遇保障,建设教师公寓、改善办公条件,让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

聚焦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安平县坚持“五育并举”,将素质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德育方面,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新时代好少年”等主题活动,培育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育方面,保证学生每天校内锻炼1小时,举办校园足球联赛、田径运动会等赛事;美育方面,推进“一校一品”建设,成立书法、绘画、合唱等学生社团;劳动教育方面,开辟校园劳动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

安平县还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发展,投入2亿元建设县职业教育中心,开设数控技术、电子商务等12个专业,与20余家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实现“订单式”培养,为学生多样化成才搭建平台。

教育政策主要成效一览表

领域 主要成效
办学条件 新建改扩建学校23所,新增学位1.2万个,消除“大班额”
教育质量 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8%,高考本科上线率连续三年提升5个百分点
教师队伍 招聘教师500余人,培训覆盖率100%,教师满意度达98%
素质教育 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达85%,获省级以上艺术、体育竞赛奖项30余项

相关问答FAQs

问:安平县如何保障“双减”政策落地见效?
答:安平县通过“三抓”保障“双减”政策落地:一是抓作业管理,建立作业公示和审核制度,确保小学一、二年级无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不超过60分钟;二是抓课后服务,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开设普惠性服务项目,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三是抓校外培训治理,严厉打击学科类培训机构违规行为,规范非学科类培训市场,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家庭经济负担。

问:安平县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答:安平县多措并举促进教育公平:一是推进城乡学校一体化发展,通过师资轮岗、资源互通缩小城乡差距;二是保障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落实随迁子女“两为主”政策,建立留守儿童关爱台账;三是实施“薄弱学校提升工程”,投入专项资金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确保每名学生都能公平享有优质教育资源。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