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双语网

桥梁桩基安全教育新规下,工人如何规避高风险作业隐患?

桥梁桩基施工是桥梁工程中的关键环节,其安全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桥梁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由于桩基施工多为地下或水下作业,环境复杂,工序繁多,涉及大型机械设备、高空作业、有限空间等多种危险因素,因此开展针对性的安全教育至关重要,通过系统性的安全培训,能够有效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从源头上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工程顺利进行。

桥梁桩基安全教育

桥梁桩基施工的主要危险源识别

桥梁桩基施工的危险源具有多样性和隐蔽性,准确识别是安全教育的首要任务,主要危险源包括:机械伤害,如旋挖钻、冲击钻等大型设备操作不当导致的挤压、碰撞;高处坠落,尤其是桩基顶部作业平台、泥浆池周边等区域;坍塌风险,如护筒周边土体失稳、基坑边坡坍塌;触电事故,临时用电线路老化、设备漏电或违规操作;物体打击,如吊装过程中物料坠落、工具掉落;淹溺事故,深桩基施工时泥浆池、深水区域防护不到位;以及有毒有害气体中毒,在地质条件复杂的桩孔内可能存在硫化氢、甲烷等气体,还包括火灾、爆炸等间接风险因素。

安全教育核心内容与实施要点

桥梁桩基安全教育应围绕“意识提升、技能掌握、责任落实”三大核心展开,具体内容需分层分类,确保针对性。

安全意识教育

安全意识是预防事故的第一道防线,教育内容应包括:国家及地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如《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典型事故案例分析(通过视频、图文等形式展示事故后果及原因)、个人防护用品(PPE)的重要性及正确使用方法(如安全帽、安全带、防护鞋、呼吸器等),通过案例警示,使施工人员深刻认识到“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行为的严重危害,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

安全技能培训

技能培训是确保施工安全的关键环节,需结合不同岗位需求开展:

  • 岗位操作技能:针对钻机操作手、电工、焊工、起重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培训内容涵盖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常见故障排查、应急处理措施等,旋挖钻机操作需重点讲解钻孔过程中的垂直度控制、护筒跟进规范、防止卡钻埋钻的要点。
  • 应急处置能力:组织开展坍塌、触电、火灾、淹溺、气体中毒等事故的应急演练,使施工人员熟练掌握报警流程、现场急救方法(如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疏散逃生路线及救援器材的使用,演练后需进行评估总结,持续改进预案。
  • 安全防护技能:培训施工人员识别作业环境中的安全隐患,掌握脚手架搭设与拆除、临边洞口防护、临时用电规范等实用技能,泥浆池必须设置牢固的防护栏杆和警示标志,夜间应加装红灯警示。

现场安全管理规范

安全教育需与现场管理紧密结合,重点强调以下规范:

  • 技术交底制度:每道工序开工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操作流程、危险点及控制措施,并履行签字确认手续。
  • 设备管理:大型设备进场前需验收合格,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特种设备应经法定检测机构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操作人员严禁疲劳作业、酒后作业。
  • 作业许可制度:对于有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动火作业等危险性较大的工序,必须严格执行作业许可审批,落实专人监护。
  • 现场监督:安全管理人员应加强日常巡查,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安全行为,对重点部位(如桩孔口、起重作业区)实行旁站监督。

安全教育的保障措施

为确保安全教育实效,需建立长效保障机制:

  • 培训资源保障:配备专业的安全培训师资,编制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培训教材,利用VR技术模拟事故场景,增强培训的直观性和互动性。
  • 考核评估机制:通过理论考试、实操考核、行为观察等方式评估培训效果,对不合格人员重新培训,直至达标。
  • 持续改进机制:定期收集施工人员对安全教育的反馈意见,结合工程进展和季节特点(如雨季、冬季施工)动态调整培训内容,确保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桥梁桩基施工安全控制要点表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关键环节的安全控制要求,可通过表格形式总结如下:

施工环节 主要危险源 安全控制要点
施工准备 场地平整不足、地下管线 查明地下管线,制定保护方案;场地平整密实,排水畅通;设置警示标识。
护筒埋设 坍塌、定位偏差 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偏差≤50mm;护筒埋设深度符合设计要求;周边回填密实。
钻孔作业 机械伤害、坍塌、触电 钻机垫平稳固;随时检查孔壁稳定性;严禁在设备运转维修;电缆架空绝缘。
钢筋笼制作与吊装 物体打击、高处坠落、坍塌 钢筋笼焊接牢固;吊点设置合理;起重臂下严禁站人;吊装时缓慢平稳。
混凝土浇筑 机械伤害、触电、淹溺 导管连接密封;浇筑过程中连续作业;临时用电规范;泥浆池周边防护到位。
孔口作业 高处坠落、物体打击 设置牢固的作业平台;临边防护栏杆;工具放入工具袋,严禁抛掷。

相关问答FAQs

Q1: 桥梁桩基施工中,发现桩孔内有异常气味(如臭鸡蛋味)时,应如何处理?
A1: 立即停止作业,撤离所有人员至安全区域,严禁盲目下孔救援!应立即报告现场负责人,同时启动通风设备(如鼓风机)向孔内送风,必要时采用气体检测仪检测孔内硫化氢等有毒气体浓度,待气体浓度降至安全标准后,佩戴正压式呼吸器等防护装备方可下孔作业,并安排专人监护。

Q2: 如何有效预防桥梁桩基施工中的高处坠落事故?
A2: 预防高处坠落需从“人、机、环、管”四方面入手:①人员高处作业必须系挂安全带,做到“高挂低用”;②作业平台搭设牢固,铺满脚手板,设置1.2m高防护栏杆和挡脚板;③临边、洞口设置标准化防护设施(如防护门、盖板),并悬挂警示标志;④加强安全检查,及时清除平台上的杂物;⑤严禁酒后或疲劳作业,恶劣天气(如大风、暴雨)停止高处作业。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