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双语网

建筑工地高温作业如何防暑降温?2025年最新措施有哪些?

建筑工地防暑降温小常识

建筑工地防暑降温小常识

夏季高温天气下,建筑工地作为户外作业的高风险场所,防暑降温工作直接关系到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工程进度,为有效预防和中暑事件的发生,保障一线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以下从科学管理、个人防护、应急处理等方面,详细介绍建筑工地防暑降温的关键措施。

科学安排作业时间,避开高温时段

合理调整施工计划是防暑降温的首要措施,根据《高温作业分级》(GB/T 4200-2008)标准,当气温达到35℃以上时,应缩短连续作业时间;气温超过37℃时,原则上应停止室外露天作业,具体措施包括:

  1. 错峰施工:将重体力劳动安排在清晨(6:00-10:00)或傍晚(16:00-19:00),避开中午11:00-15:00的高温时段。
  2. 轮换作业:实行“做两头、歇中间”的工时制度,每工作1-2小时安排10-15分钟的休息时间,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3. 灵活调整:关注天气预报,遇高温预警(如橙色、红色预警)时,及时暂停或调整户外作业任务。

改善作业环境,降低热源影响

通过工程技术和设备管理,减少工地热源对人体的直接辐射和热传导:

  1. 搭建遮阳设施:在作业区域搭建遮阳棚、移动式防晒网,或使用喷雾降温系统,通过水雾蒸发降低环境温度。
  2. 通风与降温设备:在密闭空间(如地下室、管道内作业)配备强制通风设备,施工现场可设置工业风扇或移动空调。
  3. 材料与设备管理:避免将吸热材料(如黑色沥青、钢材)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作业前可对其进行洒水降温。

加强个人防护,科学补充水分与营养

施工人员需做好自身防护,同时通过饮食调节增强耐热能力:

(一)个人防护措施

  • 穿戴透气工装:选择轻薄、透气、浅色的棉质或速干面料工作服,避免深色衣物吸热。
  • 佩戴防护用品:使用宽边帽、太阳镜、防晒霜(SPF30+),必要时佩戴冰袖或降温背心。
  • 避免裸露皮肤:尽量减少皮肤直接暴露,防止紫外线灼伤和热辐射。

(二)水分与营养补充

  • 科学饮水:遵循“少量多次”原则,每日饮水不少于2.5升,避免一次性大量饮用冰水(可能导致胃肠道痉挛),推荐饮用淡盐水、绿豆汤或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
  • 饮食调节:增加高维生素、高蛋白食物(如新鲜蔬果、瘦肉、鱼类),减少油腻和辛辣食物,可准备西瓜、苦瓜等清热解暑的水果。

下表为夏季工地饮水建议参考:
| 饮水类型 | 适用场景 | 注意事项 |
|----------------|-------------------------|------------------------------|
| 淡盐水(0.3%) | 高强度作业后 | 补充电解质,避免脱水 |
| 绿豆汤 | 日常防暑 | 温热饮用,避免过凉伤胃 |
| 运动饮料 | 连续作业超过1小时 | 选择低糖型,避免血糖波动 |

建立健全健康监测与应急机制

工地需配备完善的防暑物资和应急处理流程,确保中暑事件得到及时救治:

  1. 健康监测:每日上岗前对工人进行体温、血压等基础健康检查,重点关注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员。
  2. 设立急救点:施工现场配备急救箱,含藿香正气水、清凉油、人丹等防暑药品,并指定专人负责急救工作。
  3. 中暑应急处置:一旦发生中暑,立即将患者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并用湿毛巾擦拭身体降温,严重者(如昏迷、抽搐)需立即拨打120送医。

加强培训与宣传教育

提高工人的防暑意识和自救能力是预防中暑的关键:

  • 岗前培训:定期组织防暑降温知识讲座,讲解中暑的早期症状(如头晕、恶心、乏力)和应对方法。
  • 宣传标识:在工地显眼位置设置防暑提示牌,公布急救电话和休息区位置。
  • 案例警示:通过典型中暑事故案例分析,强化工人的安全防范意识。

相关问答FAQs

Q1:如何判断自己或同事是否中暑?
A: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先兆中暑表现为头晕、口渴、多汗、乏力;轻症中暑可能伴有体温升高(38℃以上)、面色潮红、皮肤灼热;重症中暑则出现昏迷、抽搐、休克等严重症状,一旦出现先兆症状,应立即停止作业,到阴凉处休息并补充水分;若症状加重,需紧急就医。

Q2:高温天气下,工地应如何储备防暑物资?
A:工地需根据人员数量储备充足的防暑物资,包括:

  • 药品:藿香正气水(或口服液)、清凉油、风油精、人丹、十滴水等;
  • 设备:体温计、血压计、冰袋、便携式风扇、遮阳棚等;
  • 饮品:淡盐水、绿豆汤、运动饮料等,存放在阴凉处避免变质,同时需定期检查物资有效期,确保随时可用。

通过以上综合措施,可有效降低建筑工地中暑风险,为夏季施工安全提供坚实保障,防暑降温不仅是管理责任,更是对每一位劳动者生命健康的尊重与守护。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