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是由于多种病因导致肾脏滤过屏障功能障碍,表现为大量蛋白尿(>3.5g/d)、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水肿和高脂血症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儿童和青少年多见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如微小病变型肾病),中老年人则需警惕继发性病因(如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及时治疗与科学养护对控制病情、延缓肾功能恶化至关重要。
肾病综合征的病因与诊断
病因分类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与自身免疫相关,占儿童患者70%~80%,成人20%~25%,常见病理类型包括微小病变型、系膜增生性肾炎、膜性肾病等。
- 继发性肾病综合征:由其他疾病引起,如糖尿病肾病(长期高血糖导致肾小球硬化)、狼疮性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肾脏)、过敏性紫癜肾炎、乙肝病毒相关性肾炎,以及药物或毒物(如非甾体抗炎药、重金属)损伤等。
- 遗传性肾病综合征:如芬兰型先天性肾病综合征,多在婴幼儿期发病,较为罕见。
诊断依据
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肾活检明确诊断:
- 核心指标:尿蛋白定量>3.5g/24h(或尿蛋白/肌酐比值>3500mg/g)、血浆白蛋白<30g/L。
- 伴随症状:水肿(可从眼睑开始,蔓延至全身,严重者出现胸水、腹水)、高脂血症(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凝状态(易发生血栓栓塞并发症)。
- 辅助检查: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尿常规(可见大量蛋白尿、管型)、肾脏超声(早期肾脏大小正常,晚期可缩小)、肾活检(明确病理类型,指导治疗)。
科学养护:日常管理的核心要点
肾病综合征的治疗以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他克莫司)及对症支持治疗为主,而科学养护是控制病情、减少复发的重要环节。
饮食管理:个体化营养方案
饮食需根据患者水肿、蛋白尿程度及肾功能调整,遵循“低盐、优质蛋白、限脂、高热量”原则:
| 营养成分 | 建议摄入量 | 注意事项 |
|---|---|---|
| 蛋白质 | 8~1.0g/kg·d(肾功能正常者);肾功能不全者限0.6~0.8g/kg·d | 以优质蛋白为主(如鸡蛋、牛奶、瘦肉、鱼虾),避免植物蛋白(如豆类) |
| 钠盐 | 每日<3g(约1啤酒瓶盖量) | 避免腌制食品(咸菜、腊肉)、加工零食,用葱、姜、醋调味 |
| 水分 | 每日尿量+500ml(无水肿者不限;水肿明显者严格限水) | 记录24小时出入量,体重每日增加>1kg需警惕水钠潴留 |
| 脂肪 | 控制总热量,避免动物内脏、油炸食品 | 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如深海鱼、橄榄油),降低胆固醇 |
| 微量元素 | 补充钙剂(500~600mg/d)、维生素D(预防激素引起的骨质疏松) | 避免高钾食物(如香蕉、橙子、土豆) if 高钾血症 |
特殊人群:糖尿病患者需兼顾血糖控制,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高尿酸血症者避免高嘌呤饮食(如动物内脏、海鲜)。
用药规范:避免肾损伤的关键
- 遵医嘱服药:激素(如泼尼松)需缓慢减量,突然停用可导致反跳;免疫抑制剂可能引起骨髓抑制、肝损伤,需定期监测血常规、肝功能。
- 避免肾毒性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部分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如关木通)等,均可能加重肾脏损伤,用药前需咨询医生。
- 疫苗接种:病情稳定时可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避免感染诱发复发;活动期患者避免接种减毒活疫苗。
生活习惯:减少复发的细节
- 休息与运动:水肿明显、大量蛋白尿期需卧床休息,预防血栓形成;病情稳定后可适度活动(如散步、太极),避免剧烈运动及过度劳累。
- 预防感染:感染(如呼吸道、泌尿道感染)是肾病综合征复发的主要诱因,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天气变化时及时增减衣物。
- 戒烟限酒:吸烟可加速肾功能恶化,酒精需严格禁用。
- 皮肤护理:水肿者皮肤变薄,易发生破损感染,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搔抓,穿宽松棉质衣物。
病情监测:早发现早干预
- 定期复查:初始治疗阶段每1~2周复查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血浆白蛋白;稳定后每月复查1次,每3~6个月评估肾功能。
- 警惕异常信号:若出现水肿加重、尿量减少、泡沫尿增多、乏力、食欲不振、发热等,需立即就医。
常见误区与注意事项
-
误区:“水肿越重,病情越严重”
真相:水肿程度与蛋白尿量、血浆白蛋白水平相关,但部分患者(如膜性肾病)水肿轻微却可能大量蛋白尿,需以实验室指标为准。 -
误区:“必须严格忌口,不能吃肉”
真相:优质蛋白是修复肾组织的重要原料,过度限制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加速病情进展,需根据肾功能调整摄入量。 -
误区:“症状消失即可停药”
真相:肾病综合征易复发,激素及免疫抑制剂需按疗程使用,即使症状缓解,擅自停药可能导致激素依赖或抵抗。
相关问答FAQs
Q1:肾病综合征患者可以怀孕吗?
A:女性患者需在病情完全缓解(尿蛋白<0.5g/d、血压正常、肾功能稳定)1~2年后再考虑怀孕,妊娠期间可能加重肾脏负担,诱发高血压、子痫前期及肾功能恶化,需在肾内科和产科共同监护下进行,男性患者若服用免疫抑制剂(如环磷酰胺),建议停药3~6个月后再生育,以减少对胎儿的影响。
Q2:肾病综合征一定会发展成尿毒症吗?
A:不一定,其预后与病理类型、对治疗的反应及养护情况密切相关,儿童微小病变型肾病激素敏感者,预后良好,多数可长期缓解;成人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者部分可能进展为肾衰竭,但通过规范治疗(如激素+免疫抑制剂)和严格管理,可延缓肾功能恶化,部分患者可长期维持稳定,定期复查、避免诱因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