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教育部围绕本科教学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旨在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求,这些政策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聚焦“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从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建设、质量保障等多个维度为本科教育改革指明方向,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深化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学生中心理念
教育部明确提出要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体系,推动从“教师教什么”向“学生学什么、学得怎么样”转变,鼓励高校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打破学科壁垒,设置交叉学科专业,培养复合型人才。“强基计划”聚焦基础学科,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学生,实行本硕博衔接培养;推动高校完善学分制管理,允许学生跨专业选课、自主选择学习进程,支持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社会实践,提升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教育部还要求高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建设国家级和省级创新创业学院,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和资金支持。
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推动课堂革命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载体,教育部强调要“以学为中心”深化课程改革,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在课程内容上,要求高校将学科前沿成果、行业产业需求、国家战略导向融入课程体系,更新教材内容,编写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优秀教材,在理工科专业中增加人工智能、大数据、绿色低碳等领域的内容,在人文社科专业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教学方法上,推动高校推广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案例教学等模式,利用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国家级一流课程,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教育部要求高校严格课堂纪律,加强过程性考核,改变“一考定终身”的评价方式,注重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书育人能力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教育部通过“本科教学名师奖”“国家级教学团队”等项目,激励教师潜心教学;实施“高校教师国培计划”,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要求高校完善教师评价机制,将教学业绩作为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引导教师回归教学、热爱教学,教育部还推动高校建立“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制度,确保教授、副教授每学年为本科生至少讲授一门课程,同时鼓励聘请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将实践经验引入课堂,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健全质量保障体系,确保人才培养成效
为提升本科教学质量,教育部构建了“三级四类”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体系(国家级、省级、校级,以及一流专业点、一流课程、一流教材、一流实践基地),实施“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推动高校专业认证与国际标准接轨,在质量监控方面,建立了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监测体系,定期发布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合格评估等,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教育部要求高校加强学风建设,严肃学术不端行为查处,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
政策实施成效与未来方向
在政策推动下,我国本科教育呈现新面貌:专业结构更趋优化,新兴专业占比持续提升;课程质量显著提高,国家级一流课程已超过1.2万门;学生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中屡获佳绩;高校质量保障意识普遍增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进一步提高,教育部将继续聚焦“四新”建设,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推动本科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部本科教学核心政策要点概览
| 政策方向 | 目标与意义 | |
|---|---|---|
| 培养模式改革 | 推进“四新”建设,完善学分制,强化创新创业教育 | 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适应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 |
| 课程体系优化 | 淘汰“水课”、打造“金课”,更新教材内容,推广混合式教学 | 提升课程质量,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获得感 |
| 师资队伍建设 | 完善教师评价机制,落实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加强教师培训 | 激励教师回归教学,提升教书育人能力 |
| 质量保障体系 | 构建“三级四类”专业建设体系,开展教学评估,建立数据监测机制 | 以评促建,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校内涵式发展 |
相关问答FAQs
问:教育部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具体有哪些措施?
答:教育部主要通过以下措施落实“以学生为中心”:一是推进“四新”建设,打破学科壁垒,设置交叉学科专业;二是完善学分制管理,允许学生跨专业选课、自主安排学习进度;三是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建设双创学院和实践平台,支持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四是推广过程性考核,注重学生综合能力评价,而非单一考试成绩。
问:如何理解教育部“淘汰水课、打造金课”的要求?
答:“淘汰水课”是指删除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考核方式松散、学生“获得感”低的课程;“打造金课”则是指建设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课程,如融入学科前沿、采用混合式教学、加强过程性考核、注重能力培养的课程,这一要求旨在提升课程质量,让学生通过“金课”真正学到知识、提升能力,推动课堂教学从“教师主导”向“学生主体”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