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万物复苏,春意盎然,同时也是祭扫祖先、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节日期间人流、车流集中,加之春季气候多变,各类安全风险不容忽视,加强清明节期间的安全教育,提高公众安全防范意识,是确保节日平安祥和的重要保障。

祭扫活动安全须知
祭扫是用火集中时段,需格外注意防火安全。
- 文明祭扫,严防火灾:严禁在山林、草地等易燃区域焚烧纸钱、燃放鞭炮,提倡鲜花祭扫、植树缅怀、网上祭扫等绿色环保方式,若需使用明火,应提前清理周边可燃物,并随身携带灭火器材,确保火源完全熄灭后再离开。
- 遵守规定,规范用火:若在指定祭扫点使用焚烧设施,需遵守现场管理,不乱扔烟头,不遗留火种,遇大风天气,应停止一切野外用火行为。
- 儿童监护,避免玩火:家长需看护好儿童,教育其不要玩火、玩弄打火机等危险物品,防止意外发生。
出行交通安全提示
清明节假期短途出行、自驾游增多,需注意以下事项:
- 提前规划,错峰出行:尽量避开祭扫高峰时段和拥堵路段,合理选择出行时间和路线,可通过导航软件实时查看路况。
- 车辆检查,安全驾驶:出行前对车辆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刹车、轮胎、油电路等,确保车况良好,驾驶时遵守交通规则,不超速、不酒驾、不疲劳驾驶,系好安全带。
- 文明乘车,遵守秩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遵守秩序,不携带易燃易爆物品,骑行电动车或自行车时注意避让行人,佩戴安全头盔。
居家与户外活动安全
- 居家防火,关好门窗:离家前检查电源、火源、气源是否关闭,家中常备灭火器,定期检查燃气管道,防止泄漏引发事故。
- 踏青游玩,注意防护:春季花粉较多,易过敏人群需佩戴口罩,避免接触过敏原,不随意采摘野菜、野果,防止误食有毒植物。
- 防范溺水,远离危险:前往水域附近游玩时,注意警示标识,不私自下水游泳,尤其要看护好儿童,避免发生溺水事故。
特殊人群安全关怀
老年人、儿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在节日期间需加强防护:
- 老年人:尽量减少单独出行,随身携带联系卡和常用药品,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
- 儿童:家长需全程陪同,教育其不跟陌生人走,不触摸危险物品,防止走失或意外伤害。
- 慢性病患者:按时服药,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过度劳累,随身携带急救药品。
清明节安全风险与防范措施简表
| 风险类别 | 主要风险点 | 防范措施 |
|---|---|---|
| 消防安全 | 祭扫用火、森林火灾 | 文明祭扫,清理可燃物,配备灭火器材,大风天气禁用明火 |
| 交通安全 | 车辆拥堵、超速、酒驾 | 错峰出行,车况检查,遵守交规,不疲劳驾驶 |
| 居家安全 | 电源燃气泄漏、儿童意外 | 离家前断电断气,看护好儿童,定期检查家电设备 |
| 户外活动安全 | 过敏、溺水、迷路 | 做好防护,远离危险水域,不随意采摘植物,携带通讯设备 |
相关问答FAQs
Q1: 清明祭扫时发现他人在林区违规用火,应该如何处理?
A1: 首先确保自身安全,不要直接上前制止,可立即拨打森林防火报警电话(如12119)或当地应急管理部门电话,清晰说明事发地点、火势大小及违规行为,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置,可提醒周边人员注意避险,协助疏散人群。
Q2: 带孩子踏青时,如何预防孩子走失或发生意外?
A2: 出行前给孩子穿着鲜艳衣物,便于寻找;在儿童口袋放置写有家长联系方式的卡片;全程密切关注孩子,避免让其离开视线范围;在人员密集处牵好孩子的手,并约定走失后的集合地点(如景区入口、停车场等);教育孩子不跟陌生人走,遇到困难向穿制服的工作人员求助。
通过以上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希望大家能度过一个平安、文明、祥和的清明节,在缅怀先人的同时,也守护好自己与他人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