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义务教育阶段资助政策

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始终高度重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健康成长,通过一系列精准有效的资助政策,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因贫失学、不因贫辍学,这些政策覆盖了从小学到初中的各个阶段,形成了“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的资助体系,为教育公平提供了坚实保障。
资助政策的目标与原则
河南省义务教育阶段资助政策的核心目标是“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基本原则包括:
- 精准资助:聚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建立动态识别机制,确保资助资源向最需要的学生倾斜。
- 应助尽助:符合条件的学生全覆盖,不遗漏任何一个符合条件的孩子。
- 公开透明:资助流程、标准和结果全程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 育人为本:在保障基本学习需求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感恩意识和奋斗精神。
资助对象与标准
资助对象主要分为两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特定群体学生(如脱贫家庭学生、防返贫监测对象家庭学生、孤儿、残疾学生等),资助标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物价变动适时调整,确保资助力度与实际需求相匹配。
(一)家庭经济困难生活补助
- 寄宿生生活补助:
- 小学:每生每年1000元(分学期发放,每学期500元)。
- 初中:每生每年1250元(分学期发放,每学期625元)。
- 非寄宿生生活补助(2025年起全面实施):
- 小学:每生每年500元(分学期发放,每学期250元)。
- 初中:每生每年625元(分学期发放,每学期312.5元)。
(二)特定群体学生资助
针对脱贫家庭学生、防返贫监测对象家庭学生、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等,在享受上述生活补助基础上,还可享受以下政策:
- 免费教科书:全部科目教科书免费提供。
-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对脱贫地区学生提供每生每天5元的营养膳食补助(全年按200天计算)。
- 免学杂费和住宿费:公办学校学生全额免除,民办学校按公办学校标准减免。
资助申请与发放流程
资助工作遵循“学生申请、班级评议、学校审核、公示上报、资金发放”的流程,确保公平公正。
- 申请:学生或家长向学校提交《河南省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申请表》,及相关证明材料(低保证、残疾证、扶贫手册等)。
- 评议与审核:学校成立资助评审小组,对申请材料进行班级评议和校级审核,确定拟资助名单。
- 公示:拟资助名单在校内公示不少于5个工作日,接受师生和社会监督。
- 发放:审核通过后,资金通过“一卡通”直接发放至学生或监护人账户,减少中间环节,确保资金安全。
政策成效与社会意义
近年来,河南省义务教育阶段资助政策覆盖面不断扩大,资助力度持续增强,据统计,全省每年资助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超过300万人次,累计投入资金数十亿元,有效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生活问题,巩固了义务教育普及成果。
政策的实施不仅让贫困学生“有学上”,更保障他们“上好学”,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为乡村振兴和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通过资助育人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感恩之心和社会责任感,助力他们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的时代新人。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哪些学生可以申请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生活补助?
解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学生可申请:
(1)民政部门认定的低保家庭学生、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
(2)乡村振兴部门认定的脱贫家庭学生、防返贫监测对象家庭学生;
(3)残联认定的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
(4)因重大疾病、灾害等原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具体由学校根据家庭经济困难程度认定。
问题2:资助资金如何发放?多久到账?
解答:资助资金由学校审核通过并公示无异议后,通过“一卡通”系统直接发放至学生或其监护人的银行账户,发放时间一般为每学期开学后1-2个月内,具体时间由学校根据当地财政部门安排通知,学生可通过银行查询到账情况,如有疑问可及时联系学校或当地教育部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