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双语网

夏季入户安全教育,家长必看!孩子居家防溺水怎么做?

入户夏季安全教育

入户夏季安全教育

夏季是安全事故的高发期,高温、暴雨、雷电等天气因素叠加,家庭用电、用气、出行等风险显著增加,为保障家庭成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提升安全防范意识,需从居家安全、用电安全、用气安全、防溺水安全、应急处理等方面入手,全面筑牢家庭安全防线。

居家安全:细节处防范风险

夏季居家需重点关注防火、防盗及防暑降温。

  1. 防火措施:夏季干燥易引发火灾,需定期检查家中电器线路,避免超负荷用电;不在楼道堆放杂物,保持消防通道畅通;厨房用火不离人,抽油烟机定期清理油污,防止高温引发火灾。
  2. 防盗意识:夏季开窗通风频繁,需安装防盗网、限位器,低层住户避免长时间开窗;离家前检查门窗锁具,家中避免存放大量现金;遇陌生人敲门,核实身份后再开门。
  3. 防暑降温:高温天气减少外出,家中备足防暑药品(如藿香正气水、清凉油);老人、儿童及慢性病患者避免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可通过空调、风扇调节室温,但注意温差不宜过大,以防感冒。

用电安全:警惕“隐形杀手”

夏季用电量激增,电器故障易引发触电或火灾,需规范用电行为。

  1. 电器使用规范:避免多个电器插同一个插线板,尤其空调、电暖器等大功率设备;电器使用时远离易燃物(如窗帘、被褥);老旧电器及时更换,电线破损立即维修。
  2. 特殊电器注意:冰箱、空调等制冷设备应定期清理散热网,提高能效的同时避免过热;电动自行车及电池严禁入户充电,避免在楼道、楼梯间堆放充电设备,防止电池短路引发火灾。
  3. 触电急救:遇有人触电,立即切断电源或用干燥木棍挑开电线,切勿直接用手拉触电者;触电者脱离电源后,若无呼吸心跳,立即拨打120并实施心肺复苏。

用气安全:防范燃气泄漏风险

夏季高温易导致燃气软管老化、接口松动,需加强燃气使用安全管理。

  1. 规范用气:使用燃气时保持通风,使用后及时关闭阀门;定期检查燃气管道、灶具、热水器,更换老化软管(建议使用金属波纹管);安装燃气泄漏报警器,并定期测试其灵敏度。
  2. 泄漏处理:闻到燃气异味时,立即关闭总阀、开窗通风,严禁开关电器(如电灯、排风扇)或使用明火;撤离至室外安全区域后拨打燃气公司抢修电话,切勿自行处理。
  3. 热水器安全:燃气热水器应安装在通风良好的厨房或卫生间,避免安装在浴室密闭空间;使用时确保废气排出室外,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防溺水安全:守护生命防线

夏季是溺水事故高发期,尤其需加强对儿童和青少年的监护。

  1. 家庭监护:家长需教育儿童不要独自到河边、池塘、水库等危险水域玩耍;家中水桶、水盆用完及时倒空,避免幼儿溺水。
  2. 公共场所防护:游泳选择正规场所,不独自下水,不在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下水前做好热身运动,避免抽筋;遇他人溺水,立即呼救并寻求成人帮助,切勿盲目下水施救。
  3. 水上活动安全:乘坐游船、皮划艇等水上工具时,务必穿戴救生衣;不在暴雨、雷电等恶劣天气进行水上活动。

应急处理:掌握关键技能

面对突发情况,冷静应对可有效降低损失。

  1. 自然灾害应对:暴雨天气关闭门窗,尽量不外出;若被洪水围困,立即向高处转移,并拨打110求救;雷电天气远离大树、电线杆,使用电器拔掉插头。
  2. 中暑急救:轻症中暑者迅速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衣物,补充淡盐水或含电解质饮料;重症中暑者(如高热、昏迷)立即送医,途中用湿毛巾降温。
  3. 家庭急救包:家中常备急救包,包含创可贴、消毒棉、纱布、体温计、手电筒、应急药品等,定期检查并补充消耗品。

夏季家庭安全检查清单

检查项目 频率
电器线路 电线是否老化、插线板是否超负荷、电器散热是否正常 每月1次
燃气设备 管道是否漏气、阀门是否松动、报警器是否灵敏 每季度1次
消防器材 灭火器是否在有效期内、消防通道是否畅通 每半年1次
防溺水设施 家中水桶是否清空、儿童是否掌握防溺水知识 日常提醒

相关问答FAQs

问:夏季空调使用频繁,如何避免空调病?
答:空调温度设置在26℃左右,室内外温差不超过7℃;定期清洗空调滤网,避免细菌滋生;空调开启3-4小时后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避免空调直吹人体,尤其睡眠时需遮盖腹部。

问:发现家中燃气泄漏,第一步应该做什么?
答:立即关闭燃气总阀,迅速打开门窗通风,杜绝一切火源(包括开关电器、使用手机),撤离至室外安全区域后拨打燃气公司抢修电话或119,切勿在室内逗留或自行处理泄漏点。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