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常识5大类
第一类:认识流感——它是什么?
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不同于普通感冒,它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容易引起季节性流行,甚至全球性大流行。

- 病原体: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型,其中甲型和乙型是引起季节性流行的主要类型)。
- 核心特点:
- 传染性强: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
- 全身症状重:除了呼吸道症状,通常伴有高热、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等明显不适。
- 易变异:尤其是甲型流感病毒,容易发生抗原变异,导致人群普遍易感,可能引发大流行。
与普通感冒的区别简表:
| 特征 | 流行性感冒 (流感) | 普通感冒 |
|---|---|---|
| 病原体 | 流感病毒 | 鼻病毒、冠状病毒等上百种病毒 |
| 发烧程度 | 常为高热 (39°C-40°C),持续3-4天 | 不发烧或低烧,很少高烧 |
| 全身症状 | 非常明显,头痛、肌肉酸痛、极度乏力 | 轻微或没有 |
| 呼吸道症状 | 干咳、喉咙痛,可能在发烧后出现 | 打喷嚏、流鼻涕、鼻塞是主要症状 |
| 病程 | 约1-2周,恢复较慢 | 约5-7天,恢复较快 |
| 并发症风险 | 较高,可能引发肺炎、心肌炎等 | 较低,多为自限性 |
第二类:流感的症状——我得了吗?
流感的症状通常突然出现,全身性症状比局部症状更突出。
-
典型症状:
- 高热与寒战:突发高烧,体温可达39°C以上,伴有畏寒、寒战。
- 全身性不适:明显的头痛、全身肌肉酸痛、关节酸痛,感觉非常疲惫。
- 呼吸道症状:干咳、喉咙痛、咽部红肿。
- 其他症状:可能伴有眼结膜充血、胸骨后烧灼感、鼻塞、流涕等。
-
特殊人群的警示信号(需立即就医):
- 儿童:呼吸急促或困难、口唇发绀、嗜睡、拒食、脱水(如尿量减少)、惊厥等。
- 老年人:意识模糊、持续高热不退、原有基础病(如心衰、慢阻肺)加重。
- 孕妇:持续高热,尤其孕早期可能影响胎儿。
- 有基础疾病者:如心肺疾病、糖尿病、免疫抑制患者等,症状加重或出现新并发症。
第三类:传播途径与高危人群——如何预防?
了解流感的传播途径和高危人群,是有效预防和控制的关键。
-
主要传播途径:
- 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含有病毒的飞沫被他人吸入。
- 接触传播:手接触了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电梯按钮),再触摸自己的口、鼻、眼而感染。
- 气溶胶传播: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内,病毒颗粒可在空气中悬浮一段时间,远距离传播。
-
易感人群(高危人群):
- 5岁以下的儿童(尤其是2岁以下)。
- 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 孕妇。
- 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如哮喘、慢阻肺、心脏病、糖尿病、肾病等。
- 免疫功能低下者:如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器官移植者、艾滋病患者等。
- 肥胖者(BMI≥30)。
第四类:诊断与治疗——得了流感怎么办?
流感重在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大多数为自限性,但高危人群需警惕并发症。
-
如何诊断:
- 临床诊断:医生根据典型的流行病学史(接触过流感患者)和临床症状进行初步判断。
- 实验室确诊:通过鼻咽拭子或咽拭子样本,进行流感病毒抗原检测或核酸检测,核酸检测是“金标准”。
-
治疗方法:
- 抗病毒药物(处方药):
- 作用:抑制病毒复制,减轻症状,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风险。
- 关键:越早使用越好,最好在症状出现48小时内开始用药。
- 常用药物:奥司他韦(Oseltamivir,商品名:达菲)、扎那米韦(Zanamivir)、玛巴洛沙韦(Baloxavir marboxil)等。
- 注意: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购买服用。
- 对症支持治疗:
- 休息: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劳累。
- 补液:多喝水,防止脱水。
- 退热止痛: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或布洛芬缓解发热、头痛、肌肉酸痛。
- 缓解症状:使用止咳药、喉糖等缓解呼吸道不适。
- 抗病毒药物(处方药):
-
抗生素有用吗?
- 无效,抗生素只针对细菌,对流感病毒完全无效,只有在流感继发细菌性感染(如肺炎)时,医生才会酌情使用。
第五类:预防措施——如何远离流感?
预防流感是保护自己和家人健康最有效的方法。
-
最有效的预防手段——接种流感疫苗:
- 为什么重要: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的最有效方法,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即使感染,也能显著减轻症状和降低重症风险。
- 接种时机:建议在流感季节开始前(通常是每年9-10月)完成接种,整个流感季内接种都有效。
- 谁应该接种:所有6月龄以上且无接种禁忌的人都应接种,尤其推荐高危人群、医务人员、养老院人员等。
-
日常防护措施:
- 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或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
- 戴口罩:在流感高发季节、去人群密集的场所或去医院时,建议佩戴口罩。
- 保持社交距离:避免与有呼吸道症状的人密切接触。
- 注意咳嗽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内侧遮挡口鼻。
- 保持环境通风: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 增强抵抗力:保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适度锻炼。
流感是一种常见但不容忽视的传染病,通过认识它、识别症状、了解传播、科学治疗和积极预防,特别是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我们就能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平稳度过流感季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