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双语网

流行性感冒常识5大类

流行性感冒常识5大类

第一类:认识流感——它是什么?

流感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不同于普通感冒,它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容易引起季节性流行,甚至全球性大流行。

流行性感冒常识5大类

  • 病原体: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丁四型,其中甲型和乙型是引起季节性流行的主要类型)。
  • 核心特点
    • 传染性强: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
    • 全身症状重:除了呼吸道症状,通常伴有高热、全身肌肉酸痛、乏力等明显不适。
    • 易变异:尤其是甲型流感病毒,容易发生抗原变异,导致人群普遍易感,可能引发大流行。

与普通感冒的区别简表:

特征 流行性感冒 (流感) 普通感冒
病原体 流感病毒 鼻病毒、冠状病毒等上百种病毒
发烧程度 常为高热 (39°C-40°C),持续3-4天 不发烧或低烧,很少高烧
全身症状 非常明显,头痛、肌肉酸痛、极度乏力 轻微或没有
呼吸道症状 干咳、喉咙痛,可能在发烧后出现 打喷嚏、流鼻涕、鼻塞是主要症状
病程 约1-2周,恢复较慢 约5-7天,恢复较快
并发症风险 较高,可能引发肺炎、心肌炎等 较低,多为自限性

第二类:流感的症状——我得了吗?

流感的症状通常突然出现,全身性症状比局部症状更突出。

  • 典型症状

    1. 高热与寒战:突发高烧,体温可达39°C以上,伴有畏寒、寒战。
    2. 全身性不适:明显的头痛、全身肌肉酸痛、关节酸痛,感觉非常疲惫。
    3. 呼吸道症状:干咳、喉咙痛、咽部红肿。
    4. 其他症状:可能伴有眼结膜充血、胸骨后烧灼感、鼻塞、流涕等。
  • 特殊人群的警示信号(需立即就医)

    • 儿童:呼吸急促或困难、口唇发绀、嗜睡、拒食、脱水(如尿量减少)、惊厥等。
    • 老年人:意识模糊、持续高热不退、原有基础病(如心衰、慢阻肺)加重。
    • 孕妇:持续高热,尤其孕早期可能影响胎儿。
    • 有基础疾病者:如心肺疾病、糖尿病、免疫抑制患者等,症状加重或出现新并发症。

第三类:传播途径与高危人群——如何预防?

了解流感的传播途径和高危人群,是有效预防和控制的关键。

  • 主要传播途径

    1. 飞沫传播:患者咳嗽、打喷嚏时,喷出的含有病毒的飞沫被他人吸入。
    2. 接触传播:手接触了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如门把手、电梯按钮),再触摸自己的口、鼻、眼而感染。
    3. 气溶胶传播: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内,病毒颗粒可在空气中悬浮一段时间,远距离传播。
  • 易感人群(高危人群)

    • 5岁以下的儿童(尤其是2岁以下)。
    • 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
    • 孕妇
    • 患有慢性基础疾病的人:如哮喘、慢阻肺、心脏病、糖尿病、肾病等。
    • 免疫功能低下者:如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器官移植者、艾滋病患者等。
    • 肥胖者(BMI≥30)。

第四类:诊断与治疗——得了流感怎么办?

流感重在早期诊断和合理治疗,大多数为自限性,但高危人群需警惕并发症。

  • 如何诊断

    • 临床诊断:医生根据典型的流行病学史(接触过流感患者)和临床症状进行初步判断。
    • 实验室确诊:通过鼻咽拭子咽拭子样本,进行流感病毒抗原检测或核酸检测,核酸检测是“金标准”。
  • 治疗方法

    1. 抗病毒药物(处方药)
      • 作用:抑制病毒复制,减轻症状,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风险。
      • 关键越早使用越好,最好在症状出现48小时内开始用药。
      • 常用药物:奥司他韦(Oseltamivir,商品名:达菲)、扎那米韦(Zanamivir)、玛巴洛沙韦(Baloxavir marboxil)等。
      • 注意: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购买服用。
    2. 对症支持治疗
      • 休息: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劳累。
      • 补液:多喝水,防止脱水。
      • 退热止痛: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或布洛芬缓解发热、头痛、肌肉酸痛。
      • 缓解症状:使用止咳药、喉糖等缓解呼吸道不适。
  • 抗生素有用吗?

    • 无效,抗生素只针对细菌,对流感病毒完全无效,只有在流感继发细菌性感染(如肺炎)时,医生才会酌情使用。

第五类:预防措施——如何远离流感?

预防流感是保护自己和家人健康最有效的方法。

  • 最有效的预防手段——接种流感疫苗

    • 为什么重要:接种疫苗是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的最有效方法,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即使感染,也能显著减轻症状和降低重症风险。
    • 接种时机:建议在流感季节开始前(通常是每年9-10月)完成接种,整个流感季内接种都有效。
    • 谁应该接种所有6月龄以上且无接种禁忌的人都应接种,尤其推荐高危人群、医务人员、养老院人员等。
  • 日常防护措施

    1. 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流动水,或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
    2. 戴口罩:在流感高发季节、去人群密集的场所或去医院时,建议佩戴口罩。
    3. 保持社交距离:避免与有呼吸道症状的人密切接触。
    4. 注意咳嗽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手肘内侧遮挡口鼻。
    5. 保持环境通风: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6. 增强抵抗力:保证充足睡眠、均衡饮食、适度锻炼。

流感是一种常见但不容忽视的传染病,通过认识它、识别症状、了解传播、科学治疗和积极预防,特别是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我们就能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平稳度过流感季节。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