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H7N9禽流感防治常识
亲爱的老师、家长朋友们:

春季和冬季是禽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H7N9禽流感虽然主要感染禽类,但也能传染给人,尤其是儿童、老人等免疫力较低的人群,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健康,让我们共同学习并做好以下预防工作。
什么是H7N9禽流感?
- 病原体:H7N9禽流感病毒是一种主要在禽类(如鸡、鸭、鸽子等)中传播的流感病毒。
- 传染途径:目前没有证据表明H7N9病毒可以持续地人传人,人类感染的主要途径是:
- 接触:直接接触携带病毒的活禽或其分泌物、排泄物。
- 环境: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表面(如笼子、粪便、羽毛),然后触摸自己的口、鼻、眼。
- 呼吸道:吸入含有病毒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扬起的气溶胶。
- 主要症状:人感染后,初期症状类似普通流感,如发热、咳嗽、肌肉酸痛,但病情发展迅速,很快会出现高烧(38℃以上)、肺炎、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甚至导致死亡。
幼儿园和家庭如何预防?(核心要点)
预防H7N9的关键在于“远离活禽、讲究卫生”。
(一)对于幼儿园和家长:
-
严禁接触活禽:
- 教育孩子:告诉孩子,不要去菜市场、农场或任何有鸡、鸭、鸽子等活禽的地方,看到这些动物,不要靠近、不要触摸、不要喂食。
- 家长注意:周末或节假日,避免带孩子去活禽市场,不购买、不宰杀、不食用来源不明的禽类产品。
-
注意食品安全:
- 彻底煮熟:禽肉、禽蛋必须完全煮熟、煮透才能吃,确保禽类的中心部分达到70℃以上,杀死病毒,家长和幼儿园食堂在烹饪时,要确保鸡肉、鸭肉等没有血丝。
- 生熟分开:处理生肉和熟食的砧板、刀具、容器要严格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禽类产品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市场、超市,并注意查看检疫合格证明。
-
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 勤洗手:这是预防所有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
- 什么时候洗:饭前便后、接触动物或动物粪便后、从外面回家后、打喷嚏或咳嗽后、擤鼻涕后、触摸公共物品(如门把手、玩具)后,都要立即洗手。
- 怎么洗:用流动的清水和肥皂(或洗手液)揉搓至少20秒,可以教孩子唱两遍《生日快乐歌》的时间来掌握时长,不方便洗手时,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
- 正确咳嗽/打喷嚏:教导孩子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如果没有纸巾,用手肘弯曲处遮挡,而不是用手。
- 不乱摸口鼻眼:教育孩子不要用脏手触摸自己的眼睛、鼻子和嘴巴。
- 勤洗手:这是预防所有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
-
保持环境清洁:
- 家庭卫生:保持家中环境整洁,勤开窗通风,每天至少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 幼儿园卫生:教室、活动室、寝室要每日通风,定期对玩具、桌面、门把手等高频接触表面进行消毒。
(二)对于幼儿园老师:
- 晨午检:严格执行晨检和午检制度,密切关注孩子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咳嗽、精神不振等症状,立即通知保健医和家长,并建议及时就医。
- 缺勤追踪:做好因病缺勤儿童的追踪工作,了解缺勤原因,发现类似流感症状聚集性情况,要立即上报。
- 健康教育:通过课堂、绘本、儿歌、情景模拟等形式,生动地向孩子们传授预防禽流感的知识。
- 校园管理:加强校园管理,禁止外来活禽进入校园,定期对园内环境进行消毒。
出现可疑症状怎么办?
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请家长务必高度重视:
- 持续高烧不退(38℃以上)
- 伴有咳嗽、气喘、呼吸困难
- 在发病前一周内,有过接触活禽或去过活禽市场的经历
正确处理步骤:
- 立即就医:不要拖延,不要自行用药,应立即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的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向医生说明孩子的禽类接触史。
- 做好隔离:在孩子就医期间,尽量佩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居家休息,不要去幼儿园或公共场所。
- 及时报告:如果孩子确诊,家长应立即向幼儿园老师报告,以便幼儿园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疫情在园内扩散。
家长常见疑问解答(FAQ)
Q1:孩子还能吃鸡肉、鸭肉吗? A1:可以! 只要是从正规渠道购买,并彻底煮熟、煮透的禽肉和禽蛋是安全的,高温可以有效杀死病毒。
Q2:公园里的鸽子可以喂吗? A2:不可以! 鸽子属于禽类,可能携带病毒,请教育孩子不要触摸或投喂公园里的任何鸟类。
Q3:可以给孩子买活家禽养着玩吗? A3:绝对不可以! 这是最高危的行为,无论是自家养的还是买来的活禽,都可能携带病毒,增加感染风险。
Q4:禽流感会通过空气大规模传播吗? A4:目前尚无证据支持。 传播风险主要集中在接触活禽或其污染的环境中,但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通风)依然是预防呼吸道疾病的好习惯。
预防H7N9禽流感,我们不必恐慌,但必须重视。“管住嘴、远离禽、勤洗手、常通风” 是最简单有效的法宝,让我们家园携手,共同为孩子们筑起一道坚固的健康防线!
祝所有小朋友健康快乐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