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苑双语网

沈阳市教育局政策法规处2025年最新政策有哪些调整?

沈阳市教育局政策法规处作为教育行政体系中的核心职能部门,承担着统筹推进全市教育法治建设、保障教育政策科学规范运行的重要职责,其工作内容贯穿教育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为沈阳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和法治支撑。

沈阳市教育局政策法规处

核心职能与工作定位

政策法规处是市教育局的“智囊团”与“法治中枢”,主要职能涵盖四个维度:
一是政策制定,围绕国家教育方针和沈阳城市发展需求,牵头起草或修订教育领域规范性文件,如《沈阳市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条例实施细则》等;二是法治审查,对教育局出台的政策文件、合同协议进行合法性、可行性审查,确保符合《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三是执法监督,指导全市教育系统依法行政,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规范办学行为;四是权益保障,牵头处理教育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维护师生合法权益。

重点工作领域与实践成效

(一)教育政策体系建设

近年来,政策法规处聚焦“双减”改革、职业教育发展、民办教育规范等热点领域,出台系列政策文件,2025年联合多部门印发《沈阳市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监管办法》,建立“资金托管+风险预警”机制,有效遏制“退费难”“卷款跑路”等问题,在职业教育方面,推动制定《沈阳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明确企业参与办学的税收优惠、补贴政策,全年促成校企合作协议132项,新增实训基地47个。

(二)依法行政与执法规范化

为提升教育治理法治化水平,政策法规处建立“三级审查”机制(科室初审、专家复审、集体审议),2025年审查规范性文件28件,提出修改意见136条,推进“互联网+监管”,开发教育行政执法平台,实现案件办理全流程线上化,全年办理行政处罚案件43起,无一起行政复议被撤销或行政诉讼败诉。

(三)普法宣传与法治教育

创新开展“法律进校园”活动,组建由20名律师、高校专家组成的普法讲师团,全年开展“模拟法庭”“法治主题班会”等活动620场次,覆盖师生超30万人次,针对校园欺凌、未成年人保护等问题,编印《中小学生法治教育读本》,在中小学开设法治课程,推动法治教育常态化。

(四)教育纠纷化解机制

构建“调解-仲裁-诉讼”多元化解体系,在全市设立12个教育纠纷调解中心,聘请退休法官、教育专家担任调解员,2025年成功调解师生权益、招生入学等纠纷189起,调解成功率达92%,建立“局长接待日”制度,全年受理群众信访诉求426件,办结率100%,满意度提升至98%。

未来工作方向

政策法规处将以“教育治理现代化”为目标,重点推进三项工作:一是完善地方教育法规体系,推动《沈阳市学前教育条例》《终身学习促进条例》等地方法规立法进程;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推行“一网通办”,压缩办理时限60%以上;三是加强法治队伍建设,开展全市教育执法人员轮训,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实现直属学校法治副校长全覆盖。

政策法规处工作成效概览(2025年度)

工作领域 核心指标 完成情况
政策制定 出台规范性文件数量 15件
法治审查 文件审查率 100%
执法监督 检查学校覆盖率 95%
纠纷化解 教育纠纷调解成功率 92%
普法宣传 师生法治教育覆盖率 100%

相关问答FAQs

Q1:政策法规处如何处理学校与家长的招生入学纠纷?
A1:政策法规处建立“分级处理”机制:首先由学校招生办与家长沟通协商;若无法达成一致,移交区教育局调解中心进行调解;对调解不服的,可通过行政复议或诉讼途径解决,开通“招生政策咨询热线”,提供政策解读和法律指引,2025年成功化解学区划分、入学资格等纠纷67起。

Q2:民办学校违规办学时,政策法规处有哪些监管措施?
A2:政策法规处联合多部门开展“民办学校专项整治行动”,通过“双随机检查”“重点督查”“投诉核查”三种方式,对民办学校的招生宣传、收费管理、课程设置等进行全面监管,对违规行为,采取约谈负责人、责令整改、暂停招生等措施,情节严重的吊销办学许可证,2025年查处违规民办学校12所,有效规范了民办教育市场秩序。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