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安全教育平台作为山东省济宁市重点推进的教育信息化项目,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校园安全管理水平,增强师生及家长的安全防范意识与应急处置能力,该平台整合了优质教育资源,构建了覆盖“预防-教育-演练-评估”全流程的安全教育体系,为全市中小学、幼儿园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平台建设背景与核心目标
近年来,校园安全事件频发,涉及交通安全、防溺水、心理健康、网络安全等多个领域,传统安全教育模式存在形式单一、覆盖面有限、互动性不足等问题,济宁市教育局联合专业教育科技公司,于2025年正式启动“济宁安全教育平台”建设,以“互联网+安全教育”为理念,推动安全教育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防”转变。
平台核心目标包括:
- 全覆盖教育:实现全市中小学生、幼儿及家长安全教育100%覆盖;
- 标准化课程:开发符合不同学段特点的安全课程体系,内容兼具科学性与趣味性;
- 常态化演练: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开展应急演练,提升实战能力;
- 数据化监管:建立安全工作台账,实时监测学校安全动态,为教育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平台核心功能模块
济宁安全教育平台围绕“教、学、练、管”四大维度设计功能,形成闭环管理机制。
(一)分级分类课程体系
平台课程按学段(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主题(如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欺凌、防性侵、心理健康等)分类,采用动画、微课、VR实景等形式呈现。
- 小学阶段:以《安全小卫士》动画系列为主,通过卡通人物讲解过马路、防触电等常识;
- 中学阶段:增设《校园欺凌应对》《网络安全与信息保护》等专题课程,结合真实案例分析;
- 家长课堂:开设《监护责任与法律风险》《亲子沟通技巧》等课程,引导家长履行监护职责。
(二)智能演练与评估系统
针对火灾、地震、踩踏等突发事件,平台提供VR虚拟演练场景,学生可通过佩戴VR设备沉浸式体验逃生流程,系统自动记录操作步骤并生成评估报告,帮助学校查漏补缺,平台支持线上知识竞赛、安全主题征文等活动,以赛促学,提升参与度。
(三)安全数据管理平台
教育部门及学校可通过后台实时查看各校安全教育进度、学生参与率、测试成绩等数据,自动生成安全工作月报、年报,对于未完成学习的学生,系统将自动推送提醒,确保教育无遗漏。
平台应用成效与典型案例
自上线以来,济宁安全教育平台已覆盖全市12个县(市、区)1500余所中小学,累计注册用户超120万人,完成课程学习2000余万课时,组织线上应急演练500余场。
典型案例:
- 泗水县某中学:通过平台VR消防演练系统,学生火灾逃生技能测试合格率从65%提升至92%;
- 任城区幼儿园:利用家长课堂开展“防溺水专题教育”,2025年暑假区域溺水事件同比下降40%;
- 市教育局:依托平台数据开展“校园安全风险预警”,针对高发问题(如心理健康异常)提前干预,全年化解潜在风险事件30余起。
未来发展方向
济宁安全教育平台将持续优化功能,重点推进以下工作:
- AI个性化学习:根据学生行为数据推送定制化安全课程;
- 家校社联动机制:整合公安、消防、医院等外部资源,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安全防护网;
- 移动端升级:开发APP小程序,支持离线学习、一键报警等功能,提升应急响应效率。
相关问答FAQs
Q1:济宁安全教育平台的使用是否免费?
A1:是的,平台由济宁市教育局统一采购,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及学生家长均可免费使用,学校需通过教育局分配的账号登录管理端,学生及家长可通过邀请码注册个人账号,访问课程资源。
Q2:如何确保学生使用平台的学习效果?
A2:平台通过“学习-练习-测试-反馈”闭环设计保障效果:学生需完成课程视频学习,参与课后练习,系统自动批改并生成错题集;教师可查看班级学习数据,对薄弱环节进行针对性辅导;平台定期推送复习提醒,巩固学习成果。
济宁安全教育平台的推广与应用,标志着济宁市校园安全管理进入智能化、精细化新阶段,随着技术的迭代与资源的整合,平台将持续为构建平安校园、守护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